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传销组织借助互联网披上新的外衣,纷纷以“共享经济”、“资本运作”、“互联网直销”、“互联网加盟”等名义“拉人头”发展下线,致使大量网民受害者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昨日出台全国首份《互联网传销识别指南(2016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其中的案例引人深思。据保守估计,目前涉足互联网传销的人数达千万人以上,涉及金额数以千亿计。 扬子晚报记者 徐兢
千万人涉足互联网传销
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岷峰表示,传销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一种“一夜暴富”心理,目前涉足互联网传销的人数保守估计达千万人以上,涉及金额以千亿计。
《指南》提醒,不管传销组织如何变换手法伪装自己,但只要同时具备以下两点就涉嫌传销:第一是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取得会员(加盟、入股)资格;第二是发展人员形成上下级(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数量或者下线的销售业绩为计算报酬的依据。据悉,传销商品大多为保健品、化妆品等。
互联网传销受害群体涉众性广,传播人群可呈爆炸式增长。2013年,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的“云数贸联盟网”案,参与者遍布11个省,人数达19万,涉案金额高达60亿元。
互联网传销“首脑高智化”
互联网传销案例中有一种“资本运作”模式,打着上市融资、购买原始股、理财投资等幌子,诱以高额回报,引诱人们交纳会费入局。例如,广西北海“307” 高额加盟传销案中,传销人员谎称“1040阳光工程”是“国家秘密政策”,“国家暗中支持的资本运作项目”,也称为“自愿连锁经营业”、“连锁销售”或者 “资本运作”。参与者每人交纳6.98万元“加盟费”,一年之内就可赚回1040万元。
据介绍,上述骗局有一套“五级三晋制、出局制” 理论。每人投入6.98万元,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发展3个下线,3个下线再分别发展3个下线,当发展到29人的时候,即可晋升为老总,每月开始拿“工资”,直到拿满1040万元就从“组织”里出局,完成“资本运作”。显然,后来者成了“接盘侠”。
令人忧心的是,广西传销案中传销人员大多是高学历并有一定经济实力,他们在一些高档住宅小区开展传销活动,对目标采取单独“洗脑”。据《指南》分析,互联网传销显现出“首脑高智化”趋势,首脑和部分传销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众多加密方式来设立不同的登录入口,进行资金转账代理、查询薪酬等。
另外,一旦卷入互联网传销,你的本金很难追回。易富地国际定向投资基金自称是美国EFT集团公司的私募基金,以高额返利和分红为诱饵,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传销王国。短短一年4万多人上当受骗,其中包括1525名湖北人和大批高学历人才、商人、公务员……涉案金额5.4亿元,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警方介绍,4个核心领导者,目前仅一人落网,其他人都潜逃境外。多数钱款都被转移到了境外,很难追回。
如何辨别是互联网传销?
形形色色的网站,普通市民如何辨别是互联网传销?《指南》总结出了多个疑点:
核实网站所发布的“挣钱”事例的真实性。传销网站会经常公布谁谁谁获得了多少奖金和返利,看是否有他们的电话、邮箱或者其他联系方式,留联系方式比没有留的可信度高。对于留下联系方式的网站,可发短信或者邮件等,在多次联系的情况下,假如一次回复都没有就可能存在问题。
检查网站实体产品价格是否和市场价格相匹配。例如,2015年发生在嵊州的“宫廷茶宝”传销案中,约定盈利五五分成,将批发价仅为400元左右的“宫廷茶宝”以2500元的价格购进并出售。
检查公司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大小。互联网传销公司关心的是发展下线收取会费或者大规模购买他们的商品以获得入会资格,但是这些商品因为性价比极差,很少在市场流通。流通程度越小,涉嫌互联网传销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