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记得自己跑过多少次银联了。”小米支付总经理千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笑称。9月1日,小米宣布正式上线线下支付功能MI pay,集成20家银行信用卡和借记卡,以及覆盖接入超过5座城市和地区的公交卡。
在小米推动和银联合作的进程中,国产手机厂商也陆续进场。各方进度不一,而各种“pay”越来越多地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
但需要指出,支付本身在短期并不能获得很好的盈利。“支付从来不是一门挣钱的生意,甚至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盈利的链条主要分布在后端的金融服务领域。”千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MI Pay的挑战是,如何能够让用户大量地使用它。
三年谈判
2013年6月,小米早早地和银联签署了合作协议,“小米支付”被正式提上日程。但产品的正式推出则耗费了三年。千鸟用“艰难”来形容小米和银联之间的谈判进程。
双方最大的分歧是,小米坚持要求获得和苹果、三星相同的技术层面待遇,当时存在通过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和SDK(软件开发工具包)两种接入方案,其中通过API接口接入更为复杂。千鸟解释称,SDK在长期的扩展性等方面不及通过API接口。
谈判难度还集中在商务条款。以公交公司为例,其通过发卡获得大量沉淀资金。尽管小米用户可以通过小米钱包来进行公交卡开卡,但是依然需要交付开卡费。此外,手机也不允许和已有的公交卡绑卡。
短期来看,公交卡是小米和其他手机支付厂商差异点。在今年年底,小米支付接入的公交卡覆盖城市将达到接近10个。
Apple Pay入华在经历初期的热闹之后,逐渐归于沉寂。大量用户的切身感受则是,绑卡之后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而小米希望通过公交卡,提升MI Pay的使用活跃度。
千鸟坦言,小米支付目前面临的挑战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在MIUI8内测期间,上海、深圳、北京、广东省(岭南通)、苏州、武汉通过小米支付开立公交卡的数目已经形成规模。千鸟称,“事实上这一数据增长远超我们的想象。”
NFC阵营角力
长期以来,小米对于NFC(近场支付)的态度变化值得玩味:小米3是第一部支持NFC的手机,但在其后发布的小米4中,并未支持NFC。眼下,小米3和小米5是目前仅有的两部支持MI Pay的机型。
一位小米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小米3中增加NFC,原因在于当时的环境下,智能手机领域NFC概念大热;而选择不在小米4当中接入NFC的主要原因是,小米4当时选择的全金属边框抬高了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智能手机通过NFC支付的交易流水并不高,但当达到一定规模,或有和银行进行议价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支付上线和此前购买第三方支付牌照并无关系:后者用于支持小米开展快捷支付业务,而在MI Pay应用过程中并不留存数据。但第三方支付和MI Pay也并非完全没有联系。
若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解释支付过程中的“闭环”概念,在MI pay围绕公交卡的开卡、充值、支付整个环节当中,能够调用的全部是小米自家的服务。但对于已支持NFC支付的手机厂商而言,即便完成了和公交卡系统对接,缺乏第三方支付牌照则需要跳转至支付宝或其他支付应用内进行支付。
在公交卡相关业务中,小米则进行了部分补贴策略。“我们在部分地区减免开卡费,小米和合伙伙伴一同承担了这一部分费用。”千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