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要想研制出像电影中一样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刘静却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坎,“需要它站立起来,它马上就在这个桌面上可以立起来,需要它趴下去,它就像一滩水一样,迅速匍匐在这个桌面上,这是我们现在一个最基本的难点。”
刘静尝试着往液态金属中添加固体金属,就好像人体的骨骼一样,这样液态金属就有了支撑自身的力量,同时,刘静还希望能用柔性材料将液态金属 装起来,就好像在液态金属外面加一层皮肤。朝着这一目标,刘静团队在2016年实现了液态金属的一系列成果。柔性液态金属可以节律性地振荡跳跃,可以在电场中做各种复杂的运动。
刘静说, 2017年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把液态金属组装起来,让它站立起来,“就像类似于科幻电影里面可变形的液态金属机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医疗领域新方向:细胞再生
在不久的将来,生病了,吃药可能就不是唯一选择了,或许还可以通过特殊的材料和治疗手段,让人类的细胞得到再生,修复受损部位、治愈疾病,而在这一医疗前沿领域,我国的科学家也在积极探索治病救人的新方法。
位于北京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戴建武研究员的独门绝技——组织再生和损伤修复功能生物材料研究技术,已经在临床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最近,一名今年5月不幸遭遇车祸、颈段损伤、下肢完全不能活动的病人,在进行完“神经胶原支架”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已经逐步恢复其下肢功能,神经信号能够跨越损伤部位进行传导。
戴建武介绍说,在再生这个领域,大家认为最难再生的或者最不能够再生的组织大概就是中枢神经,在自然界,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自己生长出来。然而干细胞和生长因子也具有修复损伤的能力,但是由于体积只有纳米级,在丰富血流循环的作用下很难作用于受损部位。因此,修复再生一直是个难点。戴建武瞄准了这个难点下手,制作了固定和连接损伤部位的生物支架,“我是另辟蹊径,它可以确确实实通过我们设计的这个功能,结合干细胞或者结合生长因子,就可以确定这些有效成分在空间的定位,形成微环境。”
2013年,戴建武设计了全球首个子宫内膜再生临床手术,10名因子宫内膜受损而导致不育的育龄妇女,8人均正常怀孕产子,取得了再生医学的巨大突破。
从特殊材料到干细胞,前沿科学研究的奇迹正发生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领域。中国科学家们将他们的创造力悉数倾注到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里,为了探索科学,也为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及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