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GITC2017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联合Zenlayer举行全球化专场,汇集500+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出海企业汇聚一堂,全面解析全球化时代的技术风口和最佳实践,共同探索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会议期间, Zenlayer创始人兼CEO Joe Zhu发表主题演讲《拥抱全球互联时代》,分享全球互联的前沿趋势,面临挑战和应对之道,Joe说到:
全球互联时代已经来临
今天的数字世界,瞬息万变。首先在于用户的行为在变化,毕竟所有的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应用都是为用户而生。过去是人机互动的时代,用户在优酷上看视频,面对的是分发的视频,用户只是在获取信息,并没有传递信息,没有互动的过程。现在进入人人互动的时代,用户在在看内容的时候也在传递信息,比如上B站看视频,关注弹幕超过视频内容本身,玩《玩者荣耀》也是全球的玩家一起交互。未来会怎样?趋势是万物互联,不仅仅是人机、人人之间,而是万物之间,到2020年,预计有240亿设备会连到网络。
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应用也随之从PC时代到云化,再到移动化、智能化。一个典型的智能化公司是今日头条,用户看一个小视频,客户端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喜好会不断的推送更多相关的视频给他。
实时交互需求与网络发展不平衡成为主要矛盾
套用一个热词“主要矛盾的变化”,当前互联网的主要矛盾就是,用户、终端、应用之间日益增长的实时交互需求与互联网计算传输技术之间的矛盾。想要在全球范围内解决这个矛盾,计算和网络的模式需要作出改变。
回溯计算和网络的历史:计算能力小且贵的IBM大型计算机时代,我们把所有计算机装在一起,用最简单的终端连到大型计算机上,完成计算的任务;随着CPU价格降低,计算能力提升,到了PC时代,计算机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这个时代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公司,比如微软,每个人都有PC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而从PC时代进入了云计算时代,分布式的计算又到云里集中起来了。而在下一个时代,随着互动需求,为了避免网络延时和丢包,应用又将在离用户最近的边缘网络进行计算。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第一,用户用智能终端进行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智能终端越来越强大。第二,光纤网络及时传递、接收信息越来越快,我们把信息存在云里更有效更快速。云计算之后,在不断增强的需求与网络无法满足的矛盾上,云计算不能很好的满足或者改善用户的体验,所以需要把计算能力、计算逻辑推到边缘去,与云计算相辅相成,更好的改善用户的体验。
新型的“互联”网络将融合一切
我们正在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整个网络结构将从中心状网络变成全球互联的网络,节点跟节点之间、节点跟云之间大量融合,在边缘进行计算,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和满足用户的体验。
谷歌、Facebook、微软以及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等巨头都在进行网络架构的重新部署,开始构建自己的边缘网络,包含云、边缘和设备,因为公共的互联网已经将满足万物互联时代的交互需求。
而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没有像谷歌、Facebook那样的实力去重建网络架构,但却都有成为伟大公司的梦想,那怎么办?需要有一个融合平台,帮助企业搭建边缘计算网络,去实现全球拓展的梦想。
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化进程,“互联”成为关键
无论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出海都是近些年的大热趋势。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出海的产品有1472款,出海企业有6911家。
从类型上看,出海的历程,是在输出工具和娱乐的基础上进而输出消费和服务。一开始是工具时代,最典型的是猎豹;后来是娱乐时代,视频、音乐、游戏、直播,这类企业和产品技术能力和商务能力都非常强,所以出海到东南亚市场、巴西市场、俄罗斯市场,都能够非常彪悍的在这些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然后是消费时代,比如电商;最后进入服务时代。从区域上看,出海的新兴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如印度、印尼、巴西。
而在中国企业全球化,出海过程中网络是个大问题:第一是应用的传输,第二是全球布局,第三是多云架构,最后是用户的体验。好的用户体验才能支撑起商业模式。
Zenlayer为全球互联而生
Zenlayer全球边缘计算及连接平台,有70+全球顶级数据中心,6.2+Tbps全球网络,300+运营商中立互通互联。
Zenlayer的产品分成三层架构:第一个是数据中心的服务,第二个是弹性的网络服务,第三个是边缘计算的逻辑。
例如,一家直播企业需要在美国到新加坡、美国到印尼之间做直播服务,Zenlayer可以帮企业弹性地建立连接,快速部署全球网络服务,而且可以按小时租赁,这样对很多创新企业来说价值非常大,风险小。
具体解释一下边缘计算的逻辑,我们想做的是帮助企业把应用层的逻辑推到边缘去,共性逻辑推到云。Zenlayer未来会投入更多的研发在边缘计算服务,如何用技术把应用更快速的推到边缘去同时又能及时的释放出来,这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Zenlaye成立三年以来,与国内外云伙伴、云平台、行业合作伙伴、运营商形成我们的生态。Zenlaye的初心是希望把连接变得非常简单、容易,我们认为能把这件小小的事情做好,也许能够改变网络环境,使用户的数字生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