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ofo带火“飞鸽”等民族自行车产,这表明ofo的商业模式为传统名企注入了新的血液。就在3月1日, ofo刚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刷新了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而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则表示,这次的融资主要是为了满足老股东在C轮时未满足的额度需求,未来会有新股东参与到D轮融资的另一部分中。
ofo不烧钱打造入口级产品
共享单车出现以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也悄然改变了自行车制造业的生存状态。ofo如今已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平台,连接单车超过100万辆,覆盖全球近40个城市,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为用户累计提供出行服务超过3亿次。
泰合资本创始合伙人郭如意表示,ofo使“不烧钱打造入口级产品”这样的场景成为可能,‘车即入口’带来低获客成本,高频交易带来可观LTV(客户终生价值),预付模式则带来了大规模正向现金流。由此,ofo获得超大额度的D轮融资合情合理,是符合投资规律和行业进程的表现。反观摩拜,单车造价高,成本回收期长,盈利进程不明朗,虽高频,LTV却不甚可观,吸引投资的能力自然不如ofo。
4.5亿仅是ofoD轮融资一部分 共享单车行业“正赛”或在7月打响
ofo创始人兼CEO戴威表示,日前宣布的融资只是D轮融资的一部分,本轮融资的主要用途还在车辆覆盖上,ofo今年年底目标覆盖到200个城市,渗透到4线城市。他认为,目前共享单车的市场竞争只是热身赛,“正赛应该是在今年7月份”。
关于ofo的D轮融资,经纬中国创始人肖敏表示,由于ofo天生高频、需求刚性,此轮融资依然有诸多投资机构想要跟进,但最终只有几家进入。
2016年下半年以来,整个互联网行业进入下行调整期,鲜有热点出现,共享单车几乎成为唯一亮点。此次,ofo完成如此大额度的融资,侧面预示着共享单车行业在2017年将保持热度,或将加速头尾两极分化,推动竞争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