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别再怼《王者荣耀》了,游戏没有原罪!
发表时间:2017年7月3日 16:09 来源:新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近来,《王者荣耀》可以说是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心。前有某小学生在被父亲没收手机不让玩《王者荣耀》时,从四楼跳下导致骨折;后有某校蒋老师公开发文批评这款游戏,认为其正在毁灭中国青少年。许多家长老师纷纷发声,斥之为洪水猛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但他们的声讨其实是个伪命题:“没有游戏就没有了问题”。我们心知肚明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游戏背锅了太久,要怪罪它太容易。

  游戏天生有错?因为“没用”

  把游戏当成罪魁祸首并不新鲜。十七年前,就曾有媒体发布《电脑游戏 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的报道,痛斥《星际争霸》、《魔兽世界》等“电子海洛因毒害孩子、泛滥成灾”——看看,现在不过需要改个标题。

  从《魔兽》到《王者》,游戏的“污名”根深蒂固,但理由不外乎几个——

  玩游戏会上瘾?打篮球上瘾的人也不少;

  玩多游戏伤身体?伏案读书久了对眼睛也不是好事;

  玩游戏会损伤智力?今年高考状元里就有《王者荣耀》的忠实玩家。

  在大部分家长和老师看来,至少体育画画都能有加分,高考考排位吗?找工作看头衔吗?这种毫无生产性的活动,既然不能带来肉眼可见的回报,就是没用;没用还占了那么多时间,岂不是罪大恶极?

  批评《王者荣耀》的蒋老师说“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迷恋、那种爱慕、那种笑逐颜开……”但设想,如果考试里有一项是游戏操作,蒋老师们会不会为孩子们的全情投入感到无比自豪?说到底,防什么,不过是看能不能有什么功利作用。

  游戏的“正能量”:不被承认的光彩

  当年那批被“毒害”的一代都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玩游戏=不务正业”的等式却依然存在。

  如果以能否进行职业化运作做为评判标准,游戏显然是合格的,毕竟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正式体育竞赛项,和棋牌、球类是平等的。

  而如果是以对体力或精神的磨练为指标,游戏也毫不逊色。比如《王者荣耀》,哪一次战斗不是逼迫玩家将智力、意志力、团队精神和体育精神发挥到极致?有报道提到,陆军某工程维护团定期组织《王者荣耀》对抗赛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好的游戏,给人的是一个完整自由的精神世界,和挑战极限的契机。

  这里有个故事。韩国天才魔兽选手Space 患有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疾病,11岁起便成为残障人士。但尽管只有六个手指与脖子能够灵活运动,他还是在《魔兽争霸》竞技中获得了让人侧目的成绩。在他短短23年的生命中,这款游戏,就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只因为是“玩游戏”,就拒绝承认这种为了梦想做出的努力,拒绝看到这个“没用”的世界的可能性,真不知道是谁更加狭隘?

  给游戏应有的待遇,从别乱甩锅做起

  爱玩是人类的天性。沉迷游戏的行为不能说没有,但全盘否定游戏,则是在否定人性,“志”和“业”又有什么意义?

  知乎上一个讨论怎么看待打游戏问题的答案说,当年没有游戏的时候,三四线小县城的学生们搞“不良风气”才是大多数,不会抽烟喝酒是耻辱,现在反而好多了——难道不是游戏为他们找了点“正事”在做,至少让他们不再空虚?

  家长和老师们需要明白,游戏的本质不过是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娱乐行为。如果希望孩子少玩点游戏,那你们是不是真的愿意坐下来沟通、给他们精神上更多的关怀?

  同时,这个社会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出台内容监管制度;比如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比如规范电竞行业标准......许多问题本来可以避免,但不能先避开问题。

  把一切责任推给一个游戏固然是很轻松。但这个“王者”倒了不过是换了下一个“荣耀”。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观念的转变,这场从PC时代持续到移动时代的拉锯战,只怕会继续遗留到下一个时代。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