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来自实用主义者的提醒,写在5G商用的前夜。
2018年是5G商用的前夜,按照计划,到2020年,中国5G将正式商用。
这意味着公众可以很快的体验到以千兆为单位的网络服务。
5G的“18岁成人之前”的关键一步已经完成(工信部闻库司长语),标志是由IMT-2020(5G)推进组发了的5G中国技术研发试验结果显示,产业链级别的商用水平已经达到,5G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那么,剩下来的问题就是5G到底应该怎么干了,这涉及到网络建设、与4G的关系、5G频段、应用、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北京的通信展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和思考5G的窗口。
5G的新思维: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5G的新思维。
从两三年前的故事,到邻近建网商用的今天,实用主义逐渐成为主流认知,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正确处理5G和4G的关系。
我非常赞同华为中国地区部总裁鲁勇先生的观点,他说:“我国应该在现有的时间窗内抓住4G产业的机会,探索移动物联网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及新服务,在4G上积累丰富的经验”。
是的,行业内众所周知,5G是第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通信技术,但是如果给整个社会和行业的预期是万物互联只有全部等到5G才能实现,才去做,可能中国的数字经济不会有大的发展。
至少在现阶段,5G商用之后,还是以为人服务为主,3GPP组织在标准上也只是冻结了eMBB的相关内容。
5G有质的飞跃,但是并非4G在满足移动物联网发展上就不行,恰恰相反,中国的4G网络,无论是从网络覆盖、基站规模、网络速度,都是目前最优质的基础设施。
撇开4G,单独搞5G,既不现实,也不经济。用鲁勇的话说就是:不需要坐等5G的成熟,而是应当当下行动。
华为鲁勇言语中的当下行动,其实代表了电信设备商对现状和未来的合理判断和预期,其核心是回答如何做大中国的通信业,做大连接,发挥通信行业作为连接器和使用器的作用。我们从中可以观察到以华为为代表的电信设备商更加实用主义的答案,即三个引领论:产业引领、技术引领、体验引领。所谓产业引领,就是不等,在成熟的4G网络上探索和创新;所谓技术引领,就是充分认识到4G将在长周期内与5G并存,5G建设需要有节奏进行;所谓体验引领,就是重点解决家庭和行业宽带体验。
如果考虑到都此前华为给5G热降温的有关说法,我们可以理解为整个产业对5G的认知趋近于实用主义,更加接地气,接近运营商的发展需求。
运营商也对5G奉行实用主义的路线。
此前中国移动总裁尚冰也曾对外公开表示,会根据5G产业成熟度来做出审慎决策,包括投资规模,一定不会盲目投资。
5G的发展,既要考虑到自身成熟的节奏,也要考虑到保护电信运营商投资,实用主义者的基本共识应该是如此吧。
5G新路径:与垂直行业融合,但与4G长期共存
与垂直行业融合,不只是解决终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