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传统组织,智慧组织的优势在于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自身要素的智能感知、网络化传输、大数据处理、智能化监管;特别是组织成员的个性化组织支持,更多获取用户画像,实现更精准的组织支持和组织服务,从而大幅提升组织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柔性和战略应变能力。中国企业这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
智慧企业管控平台是支撑智慧组织构建的重要手段:以大渡河水电公司为例,通过推进标准化建设,打造数据“大感知”网络,提升电厂运行设备状态感知能力,提升缺陷管理感知能力,提升水情气象感知能力,提升库坝安全感知能力;推进网络化构建,提高数据“大传输”效率,建立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局域网,建立与8M运营商专线、2.5G电力光纤专网相连接的广域网、建立覆盖流域生产区域的移动网,建立承担突发情况下应急通信的卫星网。
推进互通化建设,构建数据“大存储”平台,进一步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建立集中统一的大数据中心,集中整合全流域网络信息资源,推进基层专业数据信息统一存储,提升数据运用效率。推进集中化整合,提升数据“大计算”能力,建立云计算中心,构建服务器虚拟化的云计算构架,将企业各类大数据集中迁移上云,实现统一计算、统一处理。推进智能化运用,形成数据“大分析”水平,不仅有简单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提升设备故障排查后台分析能力,提升设备运行趋势分析能力,提升安防系统联动分析能力,提升工程数据综合分析能力。
▶ 组织知识创新,如何超越数据与信息
下一个面临的挑战是进一步超越数据与信息,云计算、物联网、超级计算机、社交网络、下一代移动通信等的出现,改变了组织营运的方式。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由传统的设备、厂房上升到知识将成为最大的竞争力。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提升知识的水平,将成为关键。
知识经济使得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商业模式到达顶峰的时间越来越短,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不断缩短。无论传统行业,抑或高新产业,创新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
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作为新的竞争性资源如此重要,但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并没有真正分析过知识创新的机理和过程。西方学者之所以不愿研究知识创新,其重要原因是他们理所当然地把组织看成一个“信息处理”的机器,从泰勒到西蒙,他们一直是贯彻这个观点,无法改变西方企业的整体框架。这个观点深深地植根于西方管理的传统体系中。西方人认为,知识是显性的,可以用语言或者数字表达。德鲁克和托夫勒等均没有摆脱这一点。而东方人认为,知识更多以隐形的方式存在,它们包括了技术诀窍,更包括理念、情感等认知。
知识与创新需要更多的冥想和构思、更多更强的个人与组织的承诺、组织成员员工的互动、组织之间的更紧密联系。希望通过智慧组织的理论方法和管理软件来加以实现,实现中国企业的超越,未来过程中需要超越西方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上升到更高进程。这是我和野中的合照,我们两个人希望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我们认为扎根于天人合一(中国)、禅宗与美学(日本)、美好心灵-瑜伽(印度)等的东方思想,将构成东方管理学的重要内容。这是将来可能软件开发的新方向,就是软件要美,软件不仅仅是呈现标准化的呈现,还需要美的呈现,希望大家关注日本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实施,当然我们中国文化本身就是最优美的。
▶ 智慧组织,从五阶模型到三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