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气净化器进入大众的视野,到2018年,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在这些年间,人们在选购空气净化器的时候,难免由于品类比较新、了解不够深入,而交了很多“智商税”。
比如,觉得DIY就可以、为负离子等离子花了大价钱等等,相信时至今日应该没有人再做这种事情了,大家已经充分理解了“物理过滤”“HEPA滤网”才是正解。
随着空气净化器新国标的出台,更是给了消费者了解空气净化器好与坏的标准。但是标准只能规范与引导行业发展,并不能帮我们挑选最合适的产品,那么在2018年还有什么“坑”是在购买空气净化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吗?
一、空气到底净化好了没有
现在的电器,没有“智能”傍身,恐怕很难入了消费者的法眼。而空气净化器的“智能”无非是实现空气不好的时候自动运行,净化干净以后自动停止。可是如何判断空气是好是坏呢?绝大多数的空气净化器,采用了将颗粒物传感器内置于净化器机身的方式,来测量空气质量,从而做出判断。暂且不说传感器品质良莠不齐,造价和精度都相差甚远,单是这种测量方式,就让人无从判断。
我们可以把空气比作一碗海鲜粥,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相当于里面的扇贝丁,他们四处分散,并不会聚集在一起等待被净化。而空气净化器会最先净化它附近的空气,装在主机上的颗粒物传感器会检测到空气已经变好而停止工作,但此时人们真正呼吸的区域却远离空气净化器,尚未净化好。
解决这一问题也比较简单,就是让检测装置与人在一起,远离主机并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控制主机运行。不过在搜索了一系列空气净化器之后,发现只有一个叫做LIFAair的芬兰品牌是采用分体式智能控制设计的,这种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真正能够做到“智能”控制。
二、CADR越大越好吗?
在空气净化领域,CADR看起来跟“净化能力”最直接相关,这就导致了很多新生品牌和互联网品牌想靠“跑分”来博关注,不断的做大CADR值。从352推出CADR高达750m3/h的净化器开始,到畅呼吸把CADR刷到800+,再到小米不甘示弱推出CADR高达1000+的max……但是人们也要关注到,随着CADR的增加,机器的体积、噪音也一定会随之大幅增加,而残酷的现实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此高的CADR值是用不到的。
“合适就好”这一原则亘古不变,最简单的算法就是将CADR除以10,得出适用面积。超出的部分,只是多占了你的空间,吵了你的惬意。
而说到噪音,千万不能只看最低值,那绝对不是真正运行起来的时候的噪音值,开到最小风速很可能没有什么净化效果,所以,真正“静音且有效”的运行才是硬道理。
三、空气需要被搅动起来才能被充分净化
如上文所说,空气中的污染物是一种气溶胶,需要被充分搅动循环起来,才能更快的被净化。而空气的特性,是在运动起来的时候喜欢附着在物体表面。那么最合理的循环方式,便是将净化好的空气打到天花板,再顺着天花板向四周扩散,贴墙面向下流动到地面,完成一次循环。而向上打到天花板的这个过程,旋转出风的力量要远大于直吹向上。综上所述,选择空气净化器的很重要一点,便是其进出风方式设计,最好是旋转向上的方式。横向出风的设计,除了会直吹造成不适,对于搅动空气,也是事倍功半,效果堪忧。我们还以LIFAair为例,它不但采用了更科学有效的分体式智能控制,在出风设计上也是可圈可点:出风口外观类似飞机引擎,有倾角的叶片形成了旋转出风的方式,让空气强劲向上运动,迅速搅动空气并净化。当然,有些双向旋转向上出风的设计也是不错的,选购时可以考虑。
希望大家在2018年,能够选到适合自己的空气净化器,远离装修污染、花粉过敏、病毒侵害等呼吸健康方面的困扰,明明白白消费,不交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