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 >> 正文
第三代光纤人李诗愈:工匠精神是代代传承的责任感
发表时间:2018年4月16日 17:48 来源:光与世界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武汉邮电科学院,这里是中国大陆第一根光纤的诞生地,是中国光纤事业的起源和高点。

在光纤领域的“大国工匠”、烽火线缆产出线领头人李诗愈眼中,自己是中国第三代光纤人。有斯成就,离不开前人的探索和研究基础。在他的讲述下,记者仿佛从旁见证了中国光纤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进步历程——这仅仅只用了42年。

责任感支撑光纤人艰难起步

1976年,武汉邮电科学院正式建院,一批专家学者加入开始研究光通信。1977年,中国光纤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科院技术专家赵梓森在无比简陋条件下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根实用型光纤,采用石英光纤作传输介质、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脉冲编码调制为通信制式的方案建立了中国的光纤通信技术体系。此后,国内光纤通信产业逐渐萌芽。但我国光纤技术基础薄弱,根本无法与拥有先进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发达国家相抗衡,因此国内线缆市场基本被欧美、日本的公司瓜分垄断。

图片说明:年轻时的李诗愈在工作中。

彼时,李诗愈刚刚大学毕业加入邮科院。对起步时的艰难,李诗愈记得非常清楚。他说,那段日子支撑着光纤人前进的,是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一直落后,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儿,在技术上拼命努力。

“当时国家经济基础整体落后,搞研究非常困难。”李诗愈回忆,上世纪90年代,自己为了做一项重要实验,曾经专门去上海买密封接头、塑料管。在技术上,因为不掌握核心技术,所以无论怎么努力,都是在追赶国际标准,非常被动。

图片说明:老一辈光纤人克服种种困难开展研究。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赵梓森、彭士玉、邹林森、黄定国、雷道玉……一代又一代光纤人对事业充满了热情,一辈子潜心在一线研发。在他们的努力下,武汉邮科院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在光纤产业上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给新世纪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责任感促使光纤人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光通信市场不断扩大,短短十年间,国内市场需求就从百万级增长至上亿级。我国的光纤行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缺乏成套的核心技术、高精尖设备和产业化工艺。李诗愈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我们的光纤产业将永远受制于人。

图片说明:李诗愈在生产车间。

正是这个阶段里,成长为中坚力量的李诗愈先后作为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防安全重大项目的技术专家,组织项目团队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推动光纤核心关键制造技术进步、推广应用光纤工艺新技术与设备新技术。

2010年,李诗愈带领团队构思研制具有国际水准的光纤成套设备。经过两年的准备,2012年,高速拉丝装备正式立项研发。

[1]  [2]  [3]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