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的技术大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区块链的特点是去中心化、防篡改、匿名性,但是随着其不断成熟和落地,这些特征需要从更深层次去理解。
分布式≠去中心
分布式不等于去中心。“高喊去中心的大多数是自己想成为新的中心。”何宝宏以比特币为例,其代码控制在Core小组手中,算力是高度集中的。同时,有报告显示,40%的比特币实际上是集中在1000个人手里,而另外一个报告则说,96.53%的比特币归属于4.11%的地址。因而,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去中心正在变成多中心。
防篡改≠不可修改
防篡改不等于不可修改。在何宝宏看来,人会犯错,数据因而也会出错。在会计体系里,不允许做假账但是允许改错账。在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中,修改是很容易实现的,因而需要一些管理手段来防止篡改。但是今天,区块链技术是不可修改,那么如果数据出错了怎么办?因而需要在不可篡改的技术上加上“可修改”。
保护隐私≠匿名
保护隐私不意味着一定要匿名。何宝宏认为,匿名是保护隐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但不是绝对。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是匿名的、全球化的,谁也关不掉,共享且自治。然而,到了今天,登陆一个网站,你就需要输入验证码,以证明自己是人,而不是机器或其他。
对共识机制难有共识
“对共识机制,难有共识。”何宝宏说,我们需要共识,但我们的共识机制本身却是分裂的、碎片化的。我们用POW比谁劲大,用POS比谁钱多,这是典型的从原始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玩法”。后来钱多了人也太多了,于是又用DPOS搞出了代理人机制。
共识机制如何形成共识,属于控制层面范畴,这个共识特别难。要有这样的共识就必须要有共识之母,一个共识前面还得有一个共识才能形成后面的共识,共识也是链式结构的,信任也是链式结构的。因而,说区块链是去信任的,那是不可能的。
小产业、大变革
从技术的角度上看,区块链就是将原来的单个账本变成了现在的多个账本。原来,所有的数据库之间是主从关系,账本只有一个;今天多个数据库之间是对等关系,账本从一个变成多。
从一个会计到多个会计,以前记账可以读、写、改、删,今天记账只有读和写;以前记账要给会计发工资,进行外部激励,我们今天自己激励就可以了;以前所有公司的商务和财务都是分离的,付账过程特别繁琐;今天的智能合约是商务财务一体化,这就颠覆了我们很多的想法。
以前,代码就是技术;今天,代码变成了金融产品,所以就出现了新的机会。以前,数据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则就是如何帮它更广泛的传播;现在数据越来越成为资产,技术的走向就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以前,二进制代码表达的是信息;今天,二进制代码表达的是一种财产。数据即资产,资产即数据。当二进制代码代表资产,技术的核心要义就要走向保护,要去管理和控制。技术的目的从最大限度的传播,转为考虑如何把代码圈起来。
区块链是小产业、大变革。它颠覆的是我们的经济、经济运营最底层的复式记账法。我们用了几百年的复式记账法将演进为三式记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