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收入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录制音乐市场的重要驱动力。2017年,受流媒体收入增长26.5%的影响,中国音乐市场的整体收入增长了35.3%,并较上年升高两个位次,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环球音乐公司数字战略和商务拓展高级副总裁Jonathan Dworkin认为:“随着流媒体市场的成熟,我们需要与我们的音乐服务伙伴合作,制定强健的消费者细分方案,并为之提供差异化的产品,让不想转向订阅服务的人群,和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更丰富体验的人群都能各取所需。”
因此,如何利用产品连接更多用户,并提供更多元产品服务来刺激音乐消费的增长,对于平台、音乐公司乃至整个行业来说都尤为重要。
告别“以单个产品论成败”,“集团作战”拉开行业发展差距
随着国内数字音乐版权生态的开放,几大数字音乐平台实现了曲库歌曲99%以上的共享,平台间发展的差异化开始在商业模式和布局上凸显。相比国外,国内三大主流音乐平台都有着泛娱乐化发展的思路。
1、单一产品作战的网易云音乐
相较于腾讯音乐和阿里音乐,网易的作战矩阵中只有一个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音乐的泛娱乐思维基于单一产品来实现,以音乐聆听为核心,向外扩散到短视频、线下演出等领域,但基本没有跳脱“听音乐”的维度。
2、阿里音乐嵌入阿里大文娱版图
阿里在主打产品体验的基础上,今年又强化了音乐社交的概念。但不同于网易云,阿里音乐处于阿里大文娱的生态之中,可以联动多平台打开流量入口。例如今年五一,大麦在成都举办了“超现场”,将票务、演出与阿里音乐、戏剧、文学等多个文娱业务进行连接。
3、腾讯音乐集团产品打出“组合拳”
拥有多条成熟产品线、“集团作战”的腾讯音乐,在三个平台中最先打开了音乐消费的更多维度,甚至已经搭建起泛音乐娱乐生态。而腾讯音乐作为腾讯泛娱乐、大内容的其中一环,本身又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外部泛娱乐生态中汲取养分。
腾讯音乐整合了音乐平台、演艺直播、音乐社区多条产品线,形成了被外媒称之为“八爪鱼”似的业务布局,涵盖音乐“听看玩唱”全范围。像是在“听”的下面,包括有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产品、7亿在线音乐用户,且这三者分别在数字音乐消费和粉丝经济、演艺直播以及高品质聆听上各有优势。
每一条线分工明确,每一个产品各有其特点。最后形成了腾讯音乐这个以音乐为核心、产品和业务布局向外辐射,满足用户多元消费需求的泛娱乐生态系统。
中国在线音乐服务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从单一产品的单一服务形态,到集团产品矩阵打造多元生态链,这也是中国数字音乐平台的进化史。
因此,如今的在线音乐行业发展也不再“以单个产品论英雄”,因为不管是受众覆盖、平台创新、场景延伸或是音乐赋能,腾讯音乐创造的“集团作战”模式都在不断拉开行业平台发展的差距。
手握泛娱乐,离腾讯音乐拿下下一个制高点还有多远?
2014年,腾讯音乐联合周杰伦首推付费数字专辑《哎呦不错哦》,该专辑卖出了320万的销售额,开启了中国“付费数字音乐元年”。此后,该模式被更多平台引入。
到了2016年,腾讯音乐宣布实现盈利,也是数字音乐平台中首个实现盈利的。当年,腾讯音乐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数字专辑、广告、会员订阅,除了传统的广告收益,可见数字专辑、付费会员成为了腾讯音乐强劲的增长点,并成功摆脱了大多数音乐流媒体面临的“Pandora式困境”。
如今,腾讯音乐形成了围绕数字专辑、会员订阅、演艺直播、粉丝经济等的创新商业模式,盈利能力也进一步提升。根据腾讯2017年度的财报,腾讯音乐在虚拟礼物销售上展露出了强劲的势头,而演艺直播也是腾讯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平台的独有优势。
在可预见的未来,腾讯音乐的集团效应和战略布局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很有可能帮助腾讯音乐拿到新的制高点。
近日,腾讯音乐接连投资两档热门音乐网综《明日之子2》和《创造101》,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甚至有媒体认为“腾讯音乐将成为下一个Netflix”。前一阶段,腾讯音乐通过强大的内外部生态助推“爆款”内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腾讯音乐也将继续探索内容生产方的全新身份,而这些被生产出的优质内容,又可以反哺生态链上的每个环节,实现内容与价值生生不息的流动。
作为国内在线音乐领域的领头羊,腾讯音乐在数字音乐正版化、商业模式创新上都已经显现出了巨大的平台推动力。在外媒关于腾讯音乐IPO的新闻报道中,腾讯音乐的最新估值已经高达250亿美元,可以说是被海内外市场一致看好、也是最为期待的中国数字音乐巨头。
未来,中国音乐市场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商业模式层面,相信以腾讯音乐为首的中国数字音乐平台,将会帮助中国音乐市场在国际上释放出更大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