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 >> 正文
郭台铭回应工业富联市值大缩水:现在是转型关键期,不关心股价多少钱
发表时间:2018年6月23日 21:38 来源:全天候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6月22日,鸿海集团于台北总部召开股东会,董事长郭台铭亲自担当主持。其子公司工业富联(601138)于A股上市以来,从6月13日收盘价25.7元/股跌到22日的18.8元/股,市值蒸发超过1300亿元,作为A股第一大科技股,对比上市前的风光,如今却投资人称为“资金绞肉机”。

不仅工业富联表现令人存疑,鸿海去年营运状况也不甚理想。

2017年,鸿海营收突破一万亿,年增长率7.9%,虽然创下成立四十四年新高纪录,但毛利率仅有6.4%,不如2016年的7.3%,营业利率更是只有2.3%,每股税后纯利则为8.01元,跌到六年来最低点。

鸿海总裁郭台铭该如何挽回颓势,这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郭台铭仍在股东会上强调,“我对公司百分之一百有信心。”他表示,科技产业正发生结构性与商业模式的转变,当全球化竞争打破国家疆界,软硬体结合趋势越发明显,鸿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商,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企图从单纯的制造业转型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往后这五年对公司很重要,我不会退休!”今年六十八岁的电子钜富郭台铭以此为理由,避谈台下股东提出的接班人问题。

当投资人质疑工业富联股价表现不如预期时,郭台铭显得信心满满,他仅回复,作为鸿海的领导人,自己想的只有公司长期发展,“股价现在多少钱,我都不晓得。”

郭台铭称,之所以锁定工业互联网作为未来十年战略,是因为认为实体经济加数字经济正是中国当前的首要战略。他还引述赛迪智库的报告说,到2025年,工业物联网产值将达八十二兆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

他特别指出,为强化集团内部转型意识,所有员工必读华东师范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一书。

只是,转型总非一蹴而就。鸿海作为一艘年营收破万亿、数十万名员工的“航空母舰”,“我们转型的引勤已经发动,但过程中需要时间。”他预估,从上市到有所产出,至少需要三年,预计最快二O二O年,工业富联等相关投资就会有所收获。

鸿海眼前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海量数据转换成有效数据,从中产生洞察,进而变成支持决策的依据,最终为公司带来价值。

如果鸿海想学GE,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中国版的“Predix”,用于侦测定位资料,提升数据搜集与分析效率,在分析人士看来至少还有两大难关。

如何从制造业的硬件思维,转变成工业互联网所需的服务思维,后者和鸿海本业差异极大,投资人因此保守看待,“外界很难看清楚他(郭台铭)实际想怎么做。”一位观察鸿海超过十年的国际级券商首席分析师坦言。

从制造业向工业互联网转型需要时间。一个可参考的例子是德国西门子。为了从卖硬件变成提供智慧制造服务商,这家公司至少花了十年时间,期间更换了新CEO、大举裁员,成果才逐渐显现。过去五年,西门子股价大涨逾47%,从2013年到2017年税后净利增加了40%。

长期以来,鸿海采行利润中心制,各事业单位自负盈亏,员工奖金直接和业绩表现连动,赏罚分明。然而,工业互联网要能产生效益,不同部门之间必须先相互串联,整合各项数据,负责软件运算和硬件制造的单位才可能合作。鸿海旗下有十二个事业单位,短时间内要他们放下各自利益和分歧,携手合作,并非易事。

即便连郭台铭自己也深知,鸿海正展开成立以来最大的转型,挑战艰巨。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艘乘载苹果、亚马逊、谷歌等大客户,足以影响全球科技业发展的航空母舰已经没有退路。

[1]  [2]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