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初期投放的一批共享单车已经老化,维修、维护成本大大提高。且单车老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解决办法除了不断投入新车,也就只能加强维新效果。这样看来,更多较晚入场的单车品牌反而会因车子更新而拿到优势。比如ofo前段时间深陷大批车辆损坏的困局,用户体验持续下降;摩拜单车品质占优,却也因单车笨重难骑而遭到诟病。
还有个细节在于,ofo的黄色和摩拜的橙色单车均是暖色调,自上而下较晚出现的哈罗单车和新入局的青桔则采用了冷色调,随着时间的流逝,冷色调单车更清新、受欢迎的优势便显现了出来。其实从共享单车性别占比上可以看出,哈罗单车的女性用户比例要高于ofo和摩拜单车。
剧情扑朔迷离,巨头支付之争让战场变得更加复杂
共享单车解决城市生活“最后一公里”的效果显著,极大程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从企业角度出发,要同时满足市场和企业的巨额盈利需求似乎是不可能的。资本是单一企业的续命药,巨头的支付大战则是整个共享单车行业赖以生存的关键。
随着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入局,雄厚的财力是支撑企业存活的表象,内里则是两家公司都试图利用自己的投资和收购交易,来将共享单车庞大的用户群体引流到自己的生态系统当中。移动支付战争的炮火已经响彻了共享单车行业。
对巨头来说,共享单车有三大稀缺资源,一是海量用户出行数据。出行,可以说是新零售一半的命脉。新零售作为线上线下的零售形态,正是城市生活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主要目的地。单车出行数据的重要程度甚至可以与滴滴等网约车企业数据相媲美,比如零售商铺或小商小贩可以依托单车出行节奏在车辆密集点提供定时服务。同时,零售也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掌握用户的出行数据,对于零售市场的争夺至关重要,也间接影响移动支付的市场。
二是用户信用数据的补充。不论是哈罗单车选择芝麻信用作为免押凭据,还是ofo打算建立一套独立的信用体系,都彰显了信用数据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用户实名、乃至各类用户网上操作走向实名制,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信用社会的建立也在各类互联网企业的推动下一日千里。而在现阶段,谁掌握着更全面、更丰富的信用数据,谁就能拥有可靠的奠基石。
三是用户消费习惯的画像。共享单车的发展考验着线上平台的支付、风险管理和移动平台技术,出行消费数据能够反映用户的消费习惯,得益于出行路线和目的地数据集合,同时也离不开AI、大数据等互联网创新科技的参与。在一系列智能化的数据算法基础上,用户消费画像将变得更为精准,间接促进新零售以及支付市场的发展。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分析师甘托利桑迪普·甘托里(Sundeep Gantori)表示,归根结底,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其他领域,中国O2O商业世界的成功将取决于规模大小。“在中国成为成功的O2O玩家的两个主要壁垒,一个是获取大量数据的渠道,另一个是有雄厚的财力来持续进行投资。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大型企业拥有独特的优势,行业整合将会持续增多。”
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巨头的参与都将为共享单车行业带来巨震,行业竞争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纬度。共享单车企业一方面依靠巨头的竞争续命,另一方面则只能沦为巨头竞争的筹码。
支付之外,巨头同样看重的还有共享单车数据
现阶段,共享单车进入了盈利模式探索阶段。将不可避免需要压缩成本,在精细化运营形态下缩减开支,例如ofo不久前公布降本增效进展,称单车运营成本降低80%,每辆小黄车综合运营成本已从2017年的1.5元/天降至0.2元/天。
或者涉足新领域、开发新业务以求突破。例如滴滴推出自己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与共享汽车的跨界合作,以及美团收购摩拜,将O2O城市生活服务与“最后一公里”单车出行需求结合……诸多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给了共享单车行业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