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中国官网显示,苹果使用的是“差分隐私技术”,即“先将你的数据打乱,然后与其他数百万人的数据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苹果只能看到整体的状况,而看不到可以追踪至你个人的具体数据。”如果采用此项技术,对iMessage垃圾消息的拦截可以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进行。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拦截iMessage垃圾消息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识别垃圾消息,存在误报风险。iMessage作为即时通信软件对时效性要求高,不像电子邮件,即便被误判为垃圾信息也不一定会损害通信效率。而iMessage相较于QQ、微信等其他即时通信软件,默认允许接收陌生人信息,因此垃圾信息很多。
由于建立相关技术机制需要额外的投入,且过滤信息时产生误判还可能面临干涉用户信息交互的指责,付亮表示,在规定的强制程度不足的情况下,苹果公司可能并不会主动揽责进行iMessage垃圾信息拦截分类。
iMessage垃圾信息泛滥需综合治理多方打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苹果公司作为服务提供商,没有主动发送信息并不能作为其不履行监管职责的理由,不作为也是一种侵权。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未参与互联网广告经营活动,仅为互联网广告提供信息服务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明知或者应知利用其信息服务发布违法广告的,应当予以制止。
“而判断是否明知或应知,则应考察信息服务提供者是否履行了主体责任,比如是否为用户提供了有效举报渠道、对于屡次发送违法信息的主体是否列入黑名单。如果苹果公司怠于履行,则需要承担责任。”朱巍说。
2012年发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也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电子信息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电子信息接收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者个人电子邮箱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付亮认为,iMessage作为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渠道,应由苹果建立监管机制、设明底线,对于赌博、色情一类明显违法信息应当直接过滤。
与此同时,单点打击也存在局限性。中国移动信息安全专家表示,根据以往治理垃圾短信获得的经验,垃圾信息治理链条长、环节多,治理需要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全方位的打击网,才能切实切断其利益链条。
此外,iMessage垃圾信息的大量群发甚至精准发送暴露出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大量泄露的危机。朱巍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属于大数据精准营销,而是滥用数据对用户权益进行侵害。
据了解,个人数据保护法目前正在制定中,内容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精准广告营销等范畴,保护数据安全、拦截垃圾信息领域的进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