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期间,华为再次登上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名单的榜首位置,这已经是华为连续十多年取得这一殊荣。
尽管如此,在软博会首场高峰论坛的主题演讲中,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还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中国软件产业的窘境:“在软件产品型、混合型、服务型三大类软件公司中,无论从产业地位或企业的规模来说,中国均缺乏软件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
甚至,中国不仅缺乏软件领域全球范围内的领军企业,连国内范围的领军企业都没有,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软件企业的集体尴尬。不过,在徐直军看来,中国软件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的人类社会将演变为智能社会,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这一切都离不开软件,软件能定义一切。”
“云服务为当下软件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一个新的契机。”徐直军表示。也就是说,传统国产软件按照license收费的模式将由此转向软件维护年费的新模式,这无疑将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我国软件产业的商业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华为云究竟要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对于早已确定了“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的华为云来说,自己做应用软件显然不可能,努力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黑土地”才是正解。其中,华为云作为承载这一角色的核心,将逐步发展为软件企业开发和运营SaaS的平台,并成为所有软件企业开发和运营SaaS软件的底座,让这些软件企业基于这一底座为最终客户提供软件服务。
中国软件产业陷入僵局 云服务成为破局关键
懂懂笔记长年关注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至今仍清晰记得十多年前就有一波本土软件企业喊出过发展成为世界级软件企业的口号,比如,成为中国的SAP、Oracle、Saleforce……这些企业的思路很简单:1、中国企业在迈向信息化、数字化过程中,将为软件产业催生巨大的市场需求;2、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5万亿元人民币,是五年前的2.2倍;3、中国软件企业在人力资源积累、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逐渐成熟。
但十多年过去,骨感的现实表明,国内很难找出一家企业与世界顶级的软件企业相媲美。相反,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多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凭借独特的模式创新、庞大的市场空间等,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
为什么面向用户需求强烈、市场空间足够大的企业级市场,中国软件产业一直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许多中国软件产业的领军人物都思考过这一问题,而且试图在现实中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发现,基于项目的软件定制模式占主导地位,自己所在的软件企业若想持续提升业务收入,就需要不断增加人手,软件凭借自身强大的可复制性、用短期的高额投入换取持续高额回报的经典商业模式失效了,反而逐渐成为一个“智力劳动密集型”行业。
对此,徐直军在演讲中的一系列金句道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首先,从软件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软件产业缺乏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工业软件等,无法构成独立的软件生态。这一点很好理解,在企业级市场,软件的应用部署从来都不是某一两款软件产品就能够包打天下的,它们必须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紧密衔接,否则企业根本无法顺畅应用。
其次,国内客户不接受国产软件卖授权+软件年费的模式,尤其不接接受软件年费,导致国内软件产品型企业无法形成合理的商业模式;软件产业由于无法持续的研发投入,造成无法可持续的发展。中国企业直接选用标准化软件开展应用的程度很低,几乎所有的企业用户在软件部署中都会涉及大量的二次开发,二次开发大大增加了软件部署的成本,而软件企业并没有从中获得额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