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专项申报指南”,提出国家2018年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启动不少于50个专项项目,并拟拨经费6.2亿元。对业内来说,这可以说是又一个国家扶持机器人企业发展的好消息。
该专项从基础前沿技术、新一代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六个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类、共性技术类、关键技术与装备类和应用示范类四个层次,定义了多达52个的二级项目。
而在17日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 青年创新创业专题论坛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组副组长、南开大学韩建达教授现身,披露了这一申报指南制定的详细标准。
机器人发展三阶段:软能力、自主行为能力及人机交融能力的不断提升
纵观目前世界领域的机器人的发展,目前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机器人诞生始,主要为50、60s的工业机器人,这种高速高精度、重载、重复作业、可编程的机器,适用于刚性的生产线,也因此催生了全球自动化程度的跨越。但这一类的机器人很少具备人的属性,本质上还是机器。
而90s,机器人领域经历了第一次跨越,美国的两个火星车使专业服务机器人达到高峰。它突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刚性生产线,即结构化环境的约束,开始进入到自然环境中。
当前,世界正处于第二次跨越中,机器人不仅局限于自然环境,更走进了跟人共享的环境。
因而,可以归纳出机器人发展的三个发展趋势:性能提升,尤其是软能力;特种机器人自主行为能力的发展;人机共融,新一代机器人互助伙伴,能够走进人的正常生产、生活环境。
而这三方面的发展,也带来了机器人三个层面上的挑战。“智能机器人”专项指南的制定,就是为了应对这三个挑战:性能提升/软能力,自主行为的能力和人机交融能力的提升。
软能力:提升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首先从机器人来看,工业机器人包括硬能力和软能力。硬能力,即核心零部件的能力;软能力,则可定义为通过信息技术融合能够实现的能力,包括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目前现在工业机器人在面向智能制造需求时,遇到了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互联互通难,即在工厂的复杂环境下,构建满足机器人协作控制的实时可靠灵活的网络;二是动态重构难,一条产线完全依赖预先编程或离线示教,要更换生产线,可能要数以年计;三是协同操作优化难,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协作,包括与人之间的合作存在困难。
这三个方面的困难,催生了五个方面的软能力。
一是三维工况和零部件的建模能力。三维工况的建模,视觉从无到有,从静态对象的这种检测或识别到动态,从两维到三维,现在三维空间的智能识别正成为机器人的新亮点。
再有是自然的交互能力,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都使用专用的交互方式,基于语言指令级的交互,自然开放式的环境下交互则很困难。但定义好指令级,这个集合内用自然的语言跟机器人进行交互,这是可行的方案,包括视觉的交互、快速的标定,都可归纳为自然交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