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微信公众号仍然是内容创业者的大本营,只是红利已不多,创业者们如同游牧民族一般,寻找新的肥美水草,新的流量曙光。
互联网下半场,流量愈发向头部平台集中,移动社交、新闻资讯、移动视频等与内容相关的App使用时长集中度,普遍超过50%,互联网巨头们布局全景流量,争夺用户时间,竞争激烈。我们看到,在过去的一年,头条系硬生生从腾讯盘子里抢走了7个点的国民总时间。
在争夺用户的同时,内容平台也在不遗余力地吸引内容生产方,只不过,平台的扶持策略,从过去广撒网式的补贴大战,升级成为有针对性的赋能。在2018年,内容平台的资源显著向原创内容和短视频倾斜,向专业量产的内容机构倾斜。
过去两年,赚到钱的MCN真的不多,甚至很少。未来,MCN要么有量(内容量产能力),要么有质(IP打造能力),才能接住平台赋的「能」。松散式的、联盟式的MCN机构都是金玉其外,无内容能力的松散组织将被踢出局。
头部平台,江山稳固,我们同时也惊喜地看到,一些新贵平台通过差异化定位,开拓出了内容新赛道,从头部鼎立中脱颖而出。
首先是短视频领域的抖音,它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深度改写了短视频行业的竞争格局,从歌舞才艺的细分赛道中突出重围,成为记录美好生活的全民流行App,无疑是最耀眼的增长明星。
第二是垂直领域,人以群分,聚焦在特定领域的内容,定位清晰、调性固定,拥有更高的粉丝忠诚度,大而全、轻而泛的领域,诞生新KOL的机会非常渺茫,而垂直平台、垂直内容仍有发展空间。小红书,在时尚美妆的红海中增长迅猛,充分调动UGC的创作欲、分享欲、购买欲,这里有对人性、对动机的深刻理解,从商业化角度也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
第三,下沉。一个多月前的趣头条发布会,主办方特意把会场选在了北京五环外的一个赛车场,寓意“下沉”内容将是内容创业的最后一条快车道。一二线城市人的手机里已经装不下更多的App,而我们的父老乡亲,他们每天都在趣头条上吸收资讯。有趣的内容并不特指滤镜美颜、山珍海味,广袤的土地上,还有天然去雕饰的原生态内容尚待开发,这种“去滤镜化”的下沉与真实,将是下一个内容风口。
03. 私域流量=无形资产
讲过了新主流的内容,讲过了新平台的红利,归根结底,内容的价值,特别是商业价值如何体现?我们认为,价值蕴藏在新媒体企业和企业新媒体两个层面。
新媒体企业,是指通过内容创作进行多元变现的创业机构,他们或提供传播曝光、IP背书,或直接带来销售转化,将“值钱”的内容渗透至营销各环节。
首先看内容营销,广告仍然是内容创业者们最主要的变现方式,以品牌原生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在今天要加上“全域”两个字,介质形式上的全域、流量渠道上的全域、策划流程上的全域,原来简单的流量买进卖出,发展到如今有更多的植入形式和整合流量的能力。
再看内容电商。新榜和有赞最近几年一直有持续关注,我们发现,内容电商公众号数量连续两年保持 65% 以上增长率,更多中小公众号发力内容电商。这其中还有三个小趋势:一是,高质量内容及社群运营,电商复购率可以高达80%;二是,“去滤镜化”的下沉场景,为农副产品打开了销路,三农红人纷纷在田间地头卖好货;三是,模式更前端,从买手导购模式向联合生产、联名产品发展。
可是,我们也意识到,线上流量越来越贵,增长乏力,因此在2018年,一条、十点读书、日食记等头部创业公司开始探索线下机会,他们开设线下门店的目标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内容IP的杠杆作用,连接线上线下,满足用户对内容、对商品的双重升级需求。
以上是新媒体企业的生财之道,要知道,内容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正在与产业深刻结合,为企业发挥聚拢人气、沉淀用户、价值传递、销售转化的多重作用,在此,各行各业的企业单位,要牢牢记住一个概念:“私域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