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在利用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了极具颠覆性的产品,意图开创崭新的社交时代——智能社交时代。
智能社交产品「Ta在」,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代表。
全球脑
目前,用户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途径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知识系统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基本是利用条目式系统来创建和维护词条和知识点。
推荐系统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更多的是根据内容或者用户之间的关联来选择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搜索系统谷歌、百度等,本质上是基于关键词和内容间的匹配程度来呈现结果。
虽然上述几类系统各自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都遇到各自的问题和发展瓶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系统由少部分人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并没有动用到所有人的大脑。
“全球脑”的概念被「Ta在」团队所推崇。这是一支配置豪华的团队,拥有中科院博导、Facebook和领英背景的工程师,团队骨干成员大多来自国内外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中层。
随着SNS社交网络的出现,人们认为全球人与人的有机连接,即全球脑的设想已经得到实现。但Ta在的团队发现,当前的社交网络仅仅能做到人与人的连接,而非人与人内在思想、知识特征、技能属性以及审美取向等知识的动态连接,基于个体智慧的连接远未实现。
因此,团队发现这个问题后,产生了创建一个产品去满足即有社交媒体没有做到的“群体智慧连接”的想法,开始探讨用智能算法,而非社交关系,去支撑智慧连接与传播。
他们很快找到了需要的解决之道——全新的群体人工智能算法。听上去虽然颇为高深,但实际上人们对人工智能算法并不陌生。
电影《复仇者联盟2》中,学习能力超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奥创和幻视不断自我进化,最终成为了拥有独立意识的个体。
奥创和幻视就是典型的人工智能算法产物。在现实中,此般可以自我进化的人工智能也已诞生,且幸运的是这些人工智能并非如奥创般站在人类的对立面。
谷歌旗下Deep 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 Go),仅用21天时间便从业余旗手进化至击败世界第一柯洁的水平,从此声名大噪。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而成的“阿尔法狗”,从单一神经网络开始,通过神经网络强大的搜索算法,进行了自我对弈,实现从零向无穷的自我进化。
随着自我博弈的增加,神经网络逐渐调整,更新后的神经网络又与搜索算法重新组合,进而创建一个新的、更强大的版本。
然而再次重复这个过程,系统性能经过每一次迭代得到提高,使得神经网络预测越来越准确提升预测下一步的能力,最终赢得比赛。
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训练的深入,研发团队发现,“阿尔法狗”还独立发现了游戏规则,并走出了新策略,为围棋这项古老游戏带来了新的见解。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算法的核心是自我进化。而基于群体人工智能算法的「Ta 在」正是一款同样拥有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的APP。
这款定位于“全球脑知识共享平台”的智能社交应用,在用户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已经开始悄然进化。
ECI 算法 撕裂标签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人们常说,交友最重要是“三观合”,但在“技术中立”指导思想下运营的社交平台,只求流量,不问价值观,导致人们渐渐被低俗信息所淹没,既无法发掘自我,也无法找寻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价值观才是终极算法。”
这是正知书院主席吴伯凡先生提出的一个理念,而「Ta 在」所做的正是践行这个理念,利用智能算法把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
「Ta在」的主界面是一Feed流,用户只能评论他人的内容,不能关注,也不能私信,用户看到的内容,全部依赖于智能算法的推荐。
如上文所述,构造标签化是构造信息茧房的重要手段,因此,打破标签带来的束缚就是「Ta在」颠覆社交媒体的第一步。
基于智能推荐算法的Ta,抛弃了自BBS诞生以来的标签化定义用户兴趣的做法,不再形成兴趣圈子。其第一批用户,正是那些厌倦被标签化捆绑的人群。
「Ta在」设置了一个“合拍”按钮,依托演化和理解式算法,平台可以为用户推荐“臭味相投”的伙伴。
这种算法不基于人或内容的分析,而是通过分析和统计用户的行为模式,为用户找出好的内容,因此这种算法能够自我生长和演化,用户不需要担心由于标签和固化带来个人发展的限制。
简单来说,算法能够自然生长和演化,就会从分析用户行为中不断学习人的智慧,直觉和知识判断,基于群体智慧,平台就能更加全面理解用户,而不是标签化定义用户的兴趣。因此,「Ta在」能把相同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让信息到达每一个想看到它的人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