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ADR摘牌影响导致股价暴跌的国内通信运营商,正在被一些价值投资者关注。
早在1月4日,浙商证券便发布了一则通信运营行业的专题报告,直指纽交所摘牌影响下运营商的投资机遇。报告指出,纽交所摘牌对公司影响有限,若有明显的股价波动,投资价值将凸显。同时运营商基本面稳中向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由2019年1-8月的0.0%持续增长至2020年1-11月的3.5%,随着5G用户数持续提升、产业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和5G应用规模落地,运营商发展预期进一步乐观。并且中国移动PB仅0.7倍,大幅低于历史中枢的1.29倍,明显低估,具备投资价值。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浙商证券第一次对运营商行业表示看好。12月27日,浙商证券撰文表示有别于市场对运营商在5G建设阶段的业绩预期不乐观的观点,他们认为5G用户和业务快速发展,运营商通过共建共享、混改、新竞合关系等方式,收入增速已经实现反转,看好表现优异的运营商投资机会。随后,12月29日,再度发文表示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已成上升态势,其中固定增值业务拉动电信业务,移动业务降幅收窄,短信连续4月增收。在创新业务快速发展增速领先预期和共建共享降本增效预期的双向积极带动下,中国移动将迎来营收拐点。
无独有偶,中信证券也表示,疫情以来,中国运营商利润增速领跑全球,然而估值远低于历史中枢和全球平均水平,运营商板块在基本面反转情况下存在非常明显的低估。
不过,中国移动近年来股价持续下跌,市值自15年最高的31785亿港元已经蒸发了2万多亿,累计下跌超70%。即使是在浙商证券发布研报后,股价仍然继续下挫,仅2021年就下跌了6.11%。
作为国内运营商龙头的中国移动,其盈利主要来源于为公司及个人提供语音,无线上网等通信服务,获取流量费用。事实上,公司的股价暴跌从其近几年的财报就可见端倪。自微信11年-12年推出以来,中国移动的营收便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核心业务中的短信,彩信和语音等营收均受到影响,短信业务从10年的526亿下滑至19年的286亿。整体来看,自11年以后,营收从6509.50亿增长到8327.01亿,复合增速不足5%,而净利润从11年的1551.8亿逐渐下滑至1190.48亿。与此同时,公司的ROE也从20%一路下滑至5%,其背后原因便是产品缺乏竞争力,运营商近年来在政策压力下不断降费提速,价格战激烈,导致净利率一路从23.86%下滑至14.32%。
那么,在公司营收增速缓慢,净利润不断下滑,ROE持续恶化,股价连续暴跌,估值迎来历史低位,券商纷纷发文提示价值凸显的背景下,作为中国运营商龙头的中国移动未来能否成为投资价值的香饽饽?
事实上,虽说公司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但中国移动所在的电信运营商行业仍然拥有极强的壁垒,也正是这种壁垒造就了如今运营商行业移动、电信、联通三足鼎立的稳定格局。
首先,运营商行业拥有极强的政策壁垒。我国电信业长期以来施行的是行政垄断, 是一种政企合一的模式。尽管近几年来电信业务市场政策放开, 也适应了政企分离, 但从总体来说, 尤其在基础网和基本业务方面, 国家垄断的格局并没有改变。政府一直对我国的电信业加以限制和监管, 运营商牌照的限制使我国的电信业做不到真正的开放。政府制定的《电信管理条例》一度给外资和民营企业造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虽然现在降低了管理, 但是我国的政策仍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新企业的进入形成了壁垒。
其次,就是规模经济壁垒, 电信业是一种“ 网络经济” , 也就是说虽然它的固定资本投入巨大, 但是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对于原有企业来说, 它已经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形成规模优势,而后来者难以在短时间建成与之匹敌的规模,无法形成竞争力。
并且,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拥有着粘性极强的客户资源。伴随通信业十几年高速发展,基础通信产品已基本得到普及,随着号码与互联网、银行等业务捆绑,国家实名制管控和一证五号政策的出台,单一号码粘性不断增强,换号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中国移动在前期建立的巨大的客户资源也拥有着较强的用户粘性,保证了其在电信运营商中的老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