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上述问题,“分级诊疗制度”应运而生: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通过基层首诊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再引导至相应医疗机构进一步诊疗。然而,在医改的最初几年,这项制度并没得到很好地推广,无论大病小病,老百姓还是信任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的大医院,由于患者众多,医生没时间与患者有充分沟通,患者更没有很好的就医体验。
对此,廖杰远认为:让公众相信,就近就能找到可以信任、能解决患者问题的医生,这是最重要的。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微医自主运营的互联网医院正在成为分级诊疗的“试验田”。
2017年4月,微医在河南郏县与当地政府合建了郏县智能分级诊疗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平顶山乃至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引下来”,同时结合高效、便捷的家医签约服务,让家庭医生充分发挥基层百姓“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筑牢基层医疗“网底”,有效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大病不出县的“郏县模式”,并被确定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
2020年,微医在天津推出中国首个以互联网医院牵头的省级数字健共体,互联网医院成为267家基层医疗机构的“总医院”,医联体内管理统一、服务同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数字化手段提高了基层医院的诊疗检查和药品供应能力,也为百姓提供了在线复诊、医保支付、送药到家、居家医疗等创新服务,形成了“小病能诊、大病能转、未病能防”的效果。作为互联网医院开先河者,微医引领了一个时代。
不仅如此,针对贫困农村和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现象,微医基于互联网医院推出了“流动医院”,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及服务输送给这些地方。
据公开报道,仅2020年微医就向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河北等省市捐赠了价值3300万元的“流动医院”,每一套都配备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等医疗设备,相当于二级医院的检查检验能力。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向上可以连接全国优质医疗资源,随时可以与大医院的医生进行远程问诊和会诊,基层医生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服务总计覆盖了中国12个省69个县的2800万人口。
年均费用3600
慢病管理“钱”途无量
互联网医院怎么赚钱?这是个很实在的问题,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行业参与者刻意回避。
其实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传统线下医院也存在盈利难题。2010年前后,曾有一段时间社会资本大举投资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但成效并不明显,不少铩羽而归。
仅仅把线下的业务搬到线上,就能从亏钱变成赚钱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数字医疗不仅是行业运作形态的转变,更加是行业底层逻辑的转化。这一逻辑来自于2016年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即从“以治病为中心”走向“以健康为中心”。
2018年到2020年,微医的健康维护服务几乎贡献了总收入的6成。健康维护服务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会员式的慢病管理。
据招股书显示,微医的数字慢病管理服务会员已经累计超过14.5万名,每名会员每年为微医贡献的价值为3600元。
微医能够在健康维护服务上有不错的业绩,与慢病管理的巨大市场需求紧密相关。在2020年第七届“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友透露:“中国慢病患者约有3亿人。”
慢病市场巨大,但慢病管理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