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品牌集团入局代运营生意,优势几何?
一般而言,电商代运营有两种收入模式,对应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经销模式,即代运营商从品牌方手中采购一部分商品,以销售额计算收入,以买卖差价计算毛利,类似于自营模式下的电商平台;另一种是代销模式,即代运营商不从品牌方采购商品,只是提供运营服务,按照销售额一定比例抽取佣金,以佣金计算收入,类似佣金模式下的电商平台。
以上两种模式可以说各有利弊。前者可以和品牌形成更深入的绑定,从品牌的良好发展中分得更大收益,但运营风险尤其是库存风险较高;后者模式更轻,因此有着更高的毛利率和相对稳定的业绩。慕尚集团选择的做法是两种并行。
那么,代运营业务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和前景?其发展过程中又有怎样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可以从几家头部电商代运营公司发展历程中一窥究竟。
2020年是电商代运营行业头部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
去年9月,成立于2011年、深耕母婴品类的若羽臣,与成立于2010年、深耕美妆品类的丽人丽妆先后登陆A股市场。虽然两家公司此前都是几次冲击IPO未果,但最终还是赢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早在2015年,国内电商代运营龙头宝尊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品牌电商代运营第一股”。但也是到了2020年9月,宝尊电商又在回港浪潮中,完成了港股市场的二次上市。
在此背景下,慕尚集团开辟代运营业务,无疑有利于其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市值管理,获得较高估值。
数据显示,随着近十几年线上渠道竞争的愈发激烈,电商代运营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不到300亿,陡然增长到2018年的9623亿,7年时间增长32倍。如今已经突破万亿。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此规模巨大的市场中,头部公司的集中度并不高。根据宝尊二次上市招股书显示,电商代运营前五名玩家一共的市场占有率也仅有14.1%。加之随着品牌方对电商代运营服务要求变得越来越细致,电商代运营行业还将保持多元化的趋势。
换句话说,新入局者依然有做大做强的可能,尤其是细分领域的公司,它们的特点一是专业度高,在相关领域资源丰富,拥有优势;二是有主营业务,即自有品牌支撑,结构更加稳健。
以网红电商第一股如涵为例,为了更好的控制费用、改善毛利、缩减亏损,如涵的整体战略就是从MCN机构向电商代运营转型,在其退市前的2020年第三季度,单是代运营业务营收就实现了84%的高速增长,代运营品牌合作数量也由308个大幅增加到520个。它的做法不同于宝尊等传统代运营企业,而是基于签约网红来带货,发挥自身优势。
慕尚集团切入代运营业务,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成熟的服饰品牌公司,出于此前两年自身转型升级的需求,慕尚基本实现了商品内容化、供给柔性化和业务数字化的战略目标,形成了一套从商品企划开始,到终端业绩提升的系统性打法,实现了线上线下渠道、商品、会员到团队的一体化管理,还初步完成了线下渠道的自有数字化。
这种全链路的数字化能力,让慕尚集团在切入代运营业务后,既能代运营第三方品牌的线上业务,也能代运营其线下门店业务,顺应了消费领域“新零售”、“全渠道”的大趋势。
与此同时,慕尚集团有着多品牌服饰集团的产品研发和运营经验,可以说在“服饰”这个垂直大品类上具有很高的专业性。从其代理的第一家品牌CACHE CACHE来看,慕尚集团也将继续在服饰领域发挥优势。
另外一方面,宝尊、丽人丽妆这些专业代运营面临的“品牌流失”问题,慕尚集团却能绕过。在丽人丽妆的客户中国,欧莱雅旗下兰蔻、巴黎欧莱雅、碧欧泉、植村秀相继因为“自建内部运营团队”的原因,和丽人丽妆中止了合作,对于其业绩造成了打击。为了缓冲品牌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专业代运营公司也开始纷纷孵化自有品牌,构筑护城河,比如丽人丽妆就推出了美妆工具品牌momoup和美妆品牌“美壹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