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半,微软终于发布了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 11。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声音其实已经沉寂很长时间了,我们关于Windows的上一个报道还停留在微软披露Windows 10X之时。
这次,微软直接跳过了Windows 10X这个过渡性的双屏界面操作系统,直接发布下一代的Windows 11,有自己的一番野望。虽然正式版本要在今年圣诞季才发布,但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令人兴奋的新特性。除了之前Windows 10X披露过的视觉元素之外,新系统加入了为迎合后疫情时代预置入系统的Teams视频聊天服务、更新的信息工具和新闻流,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可以原生运行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的新功能。
按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萨蒂亚 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话来说,他希望通过打通与Android的通道,让Windows生态系统变得更开放,为平台上的所有创作者创造更多机会。然而多年以来,我们并未听说过Windows与Android有过任何合作,这背后难道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是的,能够让Android App原生落地正是微软与英特尔深度合作的产物——通过一项名为英特尔Bridge的技术,让微软新系统扩展了应用宽度,也让消费者更为期待,PC能够深度地与智能手机相连。
牢不可破的Win-tel联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微软与英特尔的合作我们丝毫不意外,这两个厂商的关系一度被业界称为Win-tel联盟,过去20年,Win-tel也被视为引领PC行业发展的基石。Win-tel联盟的辉煌时代,不仅是PC的黄金时代,也是Windows操作系统装机率最高的时代。
那个年代,是埋藏于微软人心中的傲娇。微软高管优素福 马赫迪(Yusuf Mehdi)甚至说,Windows 11的发布,仅有Windows 95发布时才让人如此兴奋。笔者这一代人,同样也是被Windows 95开机图标和Intel Inside Logo陪伴着,才开启自己的科技人生的。对于Win-tel,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大家不妨听我絮叨一些当年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代仍是小型机的天下,早期的PC尽管赢来了它的风口,但没有人想到它会走到今天的普及程度。著名PC厂商DEC创始人、被尊称为小型机之父的肯 奥尔森(Ken Olsen)甚至断言:“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人们会需要家用电脑”。正是在与IBM等巨头对抗中,尽管并非对方眼中的惟一,但英特尔和微软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微软在Dos的基础上,开发出革命性的Windows 3.x操作系统,随后推出基于Windows系统的文本处理解决方案WORD、一度拥有绝对领导地位的IE浏览器,以及大获成功的PC操作系统Windows 95(支持32bit运算)……
英特尔在8086/8088处理器打开x86构架的局面后,率先推出32bit运算的386处理器,迈出了成为市场领袖的坚实一步,其后推出的奔腾处理器,真正与其他厂商拉开差距……
软硬两方面对32bit运算的认同,加强了微软和英特尔的合作,促成了Win-tel联盟的成形。可以说,Win-tel联盟不仅是合作精神的体现,更是商业利益的结合。正是这样的结果,英特尔主导了PC硬件规则,微软则牢牢控制住了软件领域,Wintel联盟制定的一些技术规范,成为了PC产业事实上的标准。
新千年刚过去十年,Win-tel联盟却一度被人视为正走向解体,其时,微软将Arm纳入了Windows的硬件方向,而英特尔也在探讨与Android系统合作的可能。其实这并非Win-tel联盟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而是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端设备的冲击下,两大PC巨头求新求变的策略。
十年之后再来看双方当年的“分歧”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其实Win-tel联盟并不存在纸面上的约定,或许称为软硬两大巨头相互间的“认同感”更为合适,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只要符合PC的规范,它们均选择了“开放”式的发展路线,这与苹果的封闭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关于优劣,我会在下面篇幅中具体展开),所以给自己另一个硬件(软件)的选择,其实符合各自的利益,也符合个人计算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