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时代,供应链数智化程度成为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Gartner公司在《Gartner:2020年八大供应链技术趋势》报告中指出,为了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各项业务的重启,供应链领导者应进一步探索开发利用数字化的好处。必须找到具有颠覆供应链运营模式潜力以及具备竞争优势的创新性技术。
某世界500强企业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和服务供应商,业务领域涵盖工业技术、能源与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也将目光瞄准供应链数智化升级。去年引入上上签电子签约签约管理系列产品,打造自己的电子签约平台,通过构建生产经销合同自动化流转流程,极大提升了供应链的数智化程度,实现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能力的飞跃。
一、项目背景:构建全集团签约统一电子化改造
该企业对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十分重视,早在2019年该企业中国区就联系上上签电子签约,准备牵头打造企业电子签约平台。通过此平台,各个子公司及不同的业务线可以在此基础上打造“上层建筑”,实现签约统一电子化改造,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二、痛点:销售生产流程无法形成自动化闭环
制造企业的生产排期与销售订单息息相关。虽然该企业的生产排期流程有IT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了智能化,但是从销售订单流转到生产排期系统这一环,仍然是以人工与纸质合同进行处理,无法形成完整的自动化闭环,影响了整个销售生产体系的运转效率。
1.销售合同纸质流转,无法精确排产排期
该企业对生产管理与物料采购管理严格,需要销售部门确认销售合同签署成功后,才能开始排产排期。在使用纸质合同时,该企业从销售签约到排产排期的业务流程为:企业签署→合同邮寄→经销商签署→合同寄回→人工录入系统→系统内审核→排产排期。
产能和物资储备是决定企业运转效率的关键,多储备一天的物料或提前一天进行排产将能节省大量资金。在采取纸质合同进行业务流转时,该企业合同流转周期短则一周多则数月,极其限制企业物料储备和生产排期的效率,甚至出现合同丢失需重签的情况,给排产排期管理造成很大损失。
2.签署时间难确认,影响销售激励核算发放
该企业拥有一套清晰的销售激励管理制度,销售奖励依据合同签署时间进行发放。以往的销售激励发放流程为:企业签署→合同邮寄→经销商签署→合同寄回→查询纸质合同签署日期→发放销售激励。
使用纸质合同签署销售订单时,企业无法有效管理合同签署时间。合同实际签署日期与合同文本签署日期不一致、合同正在邮寄无法确认签署时间、合同签署时间修改或事后补充等问题,令发放激励的管理人员承担了大量核对工作,激励发放过程中也出现过销售人员和公司总部对合同签订日期理解不一致,需要反复沟通协商或上级介入裁判。
三、解决方案:签约管理系列构建电子合同自动化流转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