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五年前相比,尽管团购网站已不再那么红火,餐饮、婚庆、摄影乃至汽车等各行各业仍继续在上面“跑马圈地”,将其作为推广营销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新店开张,新产品出炉,似乎不在团购网上吆喝一声,就像少了件兵器,很快就会在近身搏击中败下阵来。
于是,团购背后的营销暗战依旧。
然而,近日千叶巴西烤肉店老板网上发帖控诉:借助知名团购网站并未让其打响知名度,反而在48小时内赔掉了120万元,3个月后不得不关门歇业。该帖一经发出,立马引起众多饱尝团购营销之苦的商家共鸣。
不堪承受的高企佣金、防不胜防的团购“乌龙”、不堪负荷的客户流……变味的团购营销,让不少商家苦不堪言。一些商家显得意兴阑珊,已准备退出这场“游戏”,而另一些商家已在残酷围剿的“价格战”中无奈关门。
我们走访了许多曾经或正在亲历团购营销的创业者。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不少创业者并不清楚团购营销的游戏规则,以为借助成熟的团购网站便可一劳永逸,但往往“成也团购,败也团购”。本期,我们将从观察、标本等方面展示创业者的故事,从他们的经验教训中,你也许能厘清团购营销。
?困惑1
推代金券还是“套餐”?
在位于观音桥红鼎国际内的众多私房菜馆中,经营三年多的止园家馔已算得上“元老级”。
止园家馔老板娘王小姐介绍,为了提高知名度、增加营业额,去年5月,她和合伙人先后与两家知名团购网站合作,推出了2人套餐、4人套餐、8人套餐三款产品。
起初,团购的确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店里的人流量比推团购以前提高了30%。可5个月下来,王小姐发现,不仅没盈利,还差点倒贴。王小姐算了一笔账,以在其中一家网站上推出的2人团购套餐为例,团购价为158元,较原价188元优惠了20%。但私房菜对菜品原料质量颇为挑剔,多是从超市购买,再将人工、水电、租金扣除后,还得按订单支付团购网站5%以上的佣金,这样一算几乎没有利润可言。而合作的另一家团购网站返点佣金比例更高。
对团购营销规则的不了解,为王小姐带来更多的困扰。在核算团购套餐没有盈利后,她改为了代金券。最先是88元代100元,随后,又调整为83元代100元,但食客认为优惠太少,这几年团购价格战更是日趋残酷,客流不增反减。最终,代金券改为78元代100元,才开始有客人来“团”。
“团购的商业模式也让我不太适应。”王小姐说,团购网站为了提升销量,会周期性地推出促销活动,这就意味着联营商家必须配合,进行打折让利。但原本利润不高的团购订单,再次让利后并不见得引来新客户。
“如果一开始做足功课,我想团购会少走不少弯路。”王小姐坦言,今后对团购营收将控制在整体营收的20%以内。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
做好团购策略是关键
在团购网上做营销的餐企不在少数,然而能真正将流量转化为利润的并不多。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商家仅仅看到团购突破了营销半径,短时间带来大量客流,但并没有提前研究好团购策略。
不少商家花了很多钱砸团购产品来引流,但受线下规模的限制,自身服务营销体系跟不上,消化不了,就导致餐企超负荷运作,服务效率低、上菜速度慢、菜品质量差。这让商家陷入恶性循环,投入大量资金却得不偿失。因此商家在推出团购产品时应量力而行,根据自身情况、市场行情,结合团购网的资源,推出恰当的团购产品。
另外,餐企可淡出团购,将团购作为辅助营销工具,在新菜推出、新店开张时适当进行团购营销,但时间期限、优惠总额、优惠方式一定要控制好,不宜将团购常态化。同时,还可以直接打折的方式作为奖励,让客户与商家互动交流,产生客户青睐的团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