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在旧金山召开的 2015 GDC 游戏开发者大会上,uSens 凌感公司的一款名叫印象湃 Impression Pi 的头戴式设备让许多人体验了一把炫酷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Impression Pi 于 13 日刚刚登陆了众筹网站 Kickstarter。Impression Pi 具体是什么样的,背后的团队是谁,小编参加了印象湃线上发布会,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VR 和 AR
介绍印象湃 Impression Pi 之前,我们首先普及两个知识点:VR 和 AR。(小白福利哦)
VR(Virtual Reality)称为虚拟现实,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AR(Augmented Reality)称为增强现实,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印象湃 Impression Pi
Impression Pi 是一款提供三维手势交互的 VR+AR 眼镜,拥有三维手势交互和无限制位移检测功能,用最自然的方式和虚拟世界互动。此外,三维现实增强技术将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叠加,让 VR 体验更上升了一个境界。
Impression Pi 设计时尚轻巧,可折叠,方便随身携带,一改以往 VR 设备笨重、死板的印象,并且可以衔接手机游戏、社交网络等各个领域。
主要特征
整合三维手势输入,用手参与到虚拟环境当中;
位移检测技术,同步虚拟与现实,不再只是坐着看;
真实与虚拟 3D 叠加;
支持各类 Android 智能手机和 iOS 设备;
开放的软硬件平台。
Impression Pi 登陆美国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的价格
1. Starter Package 是便携式 VR 手机头盔,可以兼容 4.7~5.7 寸的手机,不包含电路板。
2. Core Package 核心计算机视觉主板,包含立体感觉,深度信息,高性能 IMU 和 CPU/GPU。可以放入 Starter,把它变成超级移动 VR 手机头盔。也可以用来做你想做的创客项目。比如做自己的 VR 设备,做机器人,放入无人机。
3. Empower Package 等于 Starter+Core,一个超级移动 VR 手机头盔。具有 3D 手势交互,头部跟踪和 AR 能力。
4. Master Package 则不需要手机,已经内置了屏幕和 Android 平台,一个完全一体的移动 VR 设备。
相关技术参数
Impression Pi 识别的手势是高精度低延迟的三维检测,大于 60fps,小于 0.5mm。
Impression Pi 的头部方向检测内置大于 1000Hz 的 IMU,头部位移检测有近距离和远距离两种模式,近距离精度好于 5mm。
Impression Pi 的 VR 部分 FOV (视角) 由于圆形视场,所以是全方向 90 度,手势识别和 AR 的 FOV 大于 100 度。
Impression.Pi 主板增加了先进的 VR/AR 功能。它是完全兼容的,与 PC 和 Android 系统通过 USB 连接;拥有闪电接口与 iPhone 手机进行连接,能耗方面不消耗手机的 CPU/GPU。
众筹情况
Impression.Pi 已于 3 月 13 日登陆美国众筹网站 Kickstarter,目标 78000 美元,并且 2 个小时就突破了 2 万美元。最早在 2015 年 9 月开始试生产,10 月发布 Impression Pi Starter。
公司及团队
凌感科技(uSens)成立于 2013 年,位于美国硅谷中心的圣何塞市。由在美国留学及工作多年的中国高科技工作者组成,他们大多有多年在硅谷世界著名公司从事人机交互、电子产品设计、软硬件设计的经验,比如苹果 iPhone 6 的产品经理,Google 广告交易的核心工程师,华尔街某大型期权交易系统的架构师,Intel 明星芯片的设计者,某著名光学芯片的产品总监,以及亚马逊的某款未能大卖的电子产品的产品经理等等。
Co-Founder&CTO 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美国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空间物理博士,是人机交互方面的专家,计算机视觉科学家。曾就职于诺基亚、摩托罗拉、松下电器及亚马逊的北美研发中心近十年。
CEO 安莉,计算机工程硕士毕业于 Syracuse University,MBA 毕业于 Duke University, 在斯伦贝谢,AT&T, Intel 和一个硅谷创业公司做研发工作,在硅谷已经 10 年。
编者的话
各大巨头争相抢占虚拟现实领域,比如微软、Facebook、Google 和 HTC 等,初创公司争夺这一市场的路可能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如果拥有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且创新的团队,当 AR+VR 在贴近用户体验最极致的时候,加上适当的营销策略,相信我们会看到颠覆性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