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有K2的液体钙——汤臣倍健钙DK,好吸收才事半功倍·暑假肠胃易出问题,lifespace益生菌帮你打造健康好“肠”态·首创性科研成果:北京宝枫生物神经酸改善HIE治疗效果·科学护肝攻略:集4重护肝植粹于一身的健安适不容错过·解锁身材管理新姿势:lifespace小蓝腰益生菌助你实现科学身材管理·如何科学降血脂?主打天然成分的舒百宁纳豆红曲胶囊了解下·昆腾中国赵丙涛:磁带是冷数据的最佳存储介质·如何增强免疫力?汤臣倍健蛋白粉好营养来“助攻”·Canalys调研:中国企业对于上云的需求仍然低迷·增幅超30% 华为上调2023手机出货量至4000万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谷歌vs亚马逊:谁能赢得“冷”云存储大战
发表时间:2015年3月19日 08:03 来源:赛迪网 责任编辑:麒麟

【赛迪网讯】3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最近发布了一款云存储服务Nearline,企业可以利用Nearline存储不经常访问的“老”数据;亚马逊2012年就推出了一款类似服务Glacier。

Nearline和Glacier价格均是每月每GB 1美分。Nearline在3秒内就可以向用户提供数据,Glacier的“反应时间”则长达3-4小时。谷歌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是,它在同一个系统内存储新、老数据,亚马逊则需要在两个系统之间切换数据。

扩展生态链

为了扩大生态链,之前谷歌和亚马逊在数字媒体服务、应用商店、移动支付平台、广告、甚至快递领域拔刀相向。谷歌认为,用户对其搜索引擎的依赖将有助于它进入上述市场;亚马逊则将利用客户对其电子商务生态链的依赖实现增长。

两家公司对扩大生态链的兴趣也包括云存储。谷歌以极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售云存储服务,是在Google Drive上运行的基于Web的办公软件的支柱。亚马逊对办公软件兴趣不大,其兴趣是在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器上托管企业网站、存储关键数据。

尚不是主要营收来源

云计算在谷歌和亚马逊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谷歌没有披露云计算业务的营收,但市场研究公司TBR估计,2014年谷歌云计算业务营收为16亿美元。相比之下,2014年谷歌营收增长19%至660亿美元。

亚马逊两大云计算服务——EC2、S2包含在AWS部门。迄今为止,亚马逊尚未披露AWS的营收。投资公司Pacific Crest估计,2014年亚马逊AWS部门营收约为50亿美元,在890亿美元的总营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缘何每家公司都盯上云计算?

谷歌和亚马逊云计算业务营收都不特别地高,但增长潜力很大。市场研究公司IDC估计,全球公共云计算服务支出将由2014年的566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270亿美元。

其他科技巨头也出于相似的原因涉足云计算业务。微软已经大幅加速云计算业务的增长,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包括Office 365、Azure和Dynamics CRM。微软在上一财季财报中称,云计算业务年化营收为55亿美元。

IBM在实施相似的战略,措施包括收购SoftLayer Technologies和加大在云计算领域的投资力度。IBM在上一财季财报中称,公司云计算业务年化营收为35亿美元。

冷云大战开打

在日趋增长的云计算市场上,冷存储服务——例如Nearline和Glacier,将缩小价格高昂的公开云存储服务和廉价的线下存储方案之间的差距。

尚没有计算把全部数据迁移到云计算环境的企业,可以把它们的老数据上传到冷云存储服务,释放出它们自己的存储空间。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估计,到2017年,近半数的大企业将使用这种混合云计算环境。

Nearline将帮助谷歌进入冷云计算市场,并利用其API(应用编程接口)吸引用户使用其办公软件。Nearline将与其Android for Work和Chromebooks for Work相辅相成。亚马逊需要对谷歌“摧毁”Glacier的努力迅速作出反应,否则在性价比方面的劣势很快会伤及其业务。

结论

谷歌和亚马逊的“冷云存储大战”短期内不会对它们的营收产生影响,但它们今天奠定的基础将影响到它们近期挖掘云服务市场增长潜力的能力。目前,Nearline是谷歌利用更经济的技术打压亚马逊战略的一个体现,可能最终遏制AWS部门的增长。

高层访谈
用友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全面数智商业创新时代到来
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认为,随着AI成为全球IT技术与产业创新的中心,商业创新也进入全面数..
华为汪涛:深耕价值客户、商业和分销三类市场
5月8日,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企业BG..
观点态度
12岁即显现商业头脑 IT巨头公司戴尔的发展简史
从1984成立到今天,戴尔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电脑、服务器、数据储存设备和网络设备厂商。
5G毫米波网速优势显现,少了高速路的5G不完整
随着5G网络目前在全球各地的开通,5G毫米波在峰值速率上已经展现出了巨大优势。同时,工信部在..
移动互联
手机
智能设备
汽车科技
通信
IT
家电
办公打印
企业
滚动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8031908号-1
Copyright © 2020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