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再迎重大突破性进展。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公开表示,希望北斗系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撑,“‘一带一路’要实现互联互通,北斗系统可在信息联网、精确位置、指挥监控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贡献率将达到60%。
“目前北斗导航在卫星导航市场占比仅约10%,上述目标或并不难实现,只是还需要一个过程。”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北斗卫星走向全球,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将是利好,市场会扩大,成本也自然能降下来。”
记者发现,涉及北斗产品的上市公司在2014年年报中有不俗表现,北斗产品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北斗卫星导航“三步走”
全球现有的导航系统,如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相对而言,北斗导航系统起步较晚,目前美国的GPS市场占比最高,覆盖领域也最广。
为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近年来,我国已经实施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已经完成了第二步,开始进行第三步:全球覆盖。”有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据新华社报道,这次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它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建设提供依据。
此前,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公开表示,2015年我国将发射4至5颗新型全球组网卫星。
上述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我国可能还要发射20~30颗,才能实现全球覆盖。“北斗导航是我国的知识产权,国家在努力发展。”
这次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用于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这是长征系统运载火箭的第204次飞行。
应用产业将迎来爆发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00年开始,经过14年的发展,如今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不到2000亿元,其中北斗卫星导航占比仅10%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受制于北斗此前的价格高于GPS,从覆盖区域来看,也还没有形成全球区域性的覆盖。”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不过现在价格也降下来了,未来若建成了北斗全球覆盖,出国要导航也可以用北斗了。对于产业链上的公司而言,将是利好的。国家大规模推动,成本会越来越低,成本越低,参与者也更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化,北斗终端需求开始释放,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将迎来爆发期。涉及海格通信、振芯科技、中海达、华力创通、北斗星通、中国卫星、四维图新等上市公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已经披露了2014年年报的北斗概念上市企业,多家公司的北斗导航业绩都有不俗表现。从2014年年报来看,海格通信2014年北斗导航销售量同比增长108%,全年获得超过4亿元订货,订单合同超过4.6亿元;振芯科技2014年北斗导航业务销售收入达到2.90亿元,增幅达70%。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与运营多年、技术等相对成熟的GPS相比,北斗在整个产业、技术条件、配套设备等来说,还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