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融媒体·视界】
大量数据显示,新闻的受众已经历史性地转向了移动互联端。面对移动互联网冲击时,曾被视为纸媒优势的深度报道却先遭遇了“水土不服”。
我在传统媒体工作8年多,现在转为负责报社的一些新媒体项目。就我现在负责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情况来看,如果直接照搬报纸上的深度报道,公众号推送文章的阅读数一般会远低于平均阅读数。
为什么会这样?《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认为,作为媒介,印刷品和电视本身并没有思想,然而作为工具,它们对于文字与图像的不同偏好,却决定了不同文化的发展。这是一种技术决定论的表述。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纸端、PC端和移动端的内容要求差异很大。
我曾在多篇文章中谈到这样一个观点:跟纸端和PC端不一样,移动端基本实现了与人类生活的无缝对接,这造成了阅读仪式感的急剧下降,殆近于无。受众的阅读习惯因此发生改变,他们不用郑重其事地翻开一本书,不用好整以暇地打开一份报纸,也不用把椅子挪到电脑前,不用连接网线,不用开机关机,只要打开移动端,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从受众需求出发,阅读障碍和仪式感的丧失,使得内容生产者需要生产在任何环境下都适合阅读的内容,这种内容要使得阅读者能在任何身体状况和心理情境下都能被接受,再加上移动终端的屏幕偏小,长篇深度报道确实很难再在移动端生存下去。
一个例证是,有研究者运用主题建模的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间推特(Twitter)上的内容和同时期以深度报道见长的《纽约时报》的报道进行比较。他们发现推特和《纽约时报》的报道重心有所不同。推特上,家庭与生活、艺术以及时尚是发布最多的信息类别,而在《纽约时报》中,艺术、国际新闻、商业新闻则位居前三。这说明,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确实更为轻悦。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推特和《纽约时报》上同一类报道的覆盖面有差别。比如在《纽约时报》,艺术类新闻会涉及书籍、小说、博物馆、历史等,覆盖面较广;而在推特上,艺术类别的信息则集中在流行音乐和明星上,覆盖面较窄。这更说明了传统深度报道与移动端产品的不适配。
基于上述原因,不只是我,很多同行也都认为,传统的深度报道的时代将被终结,走向式微。
然而,与此同时,大型门户网站和新创业的媒体平台,却在深度报道上频频发力。门户网站为何要做原创深度报道?我访谈了几家网站的原创内容负责人,其中一位的回复是:1.与其转载靠别人,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2.提升媒体属性,打造新闻品牌;3.坐等对手上门,不如主动出击。另一位则回复:1.避免同质化;2.树立口碑;3.内容发展所需。
这说明,门户网站把深度报道当作核心竞争产品,并将其作为提升内容品质、树立机构品牌的重要手段。他们还不约而同地提及,对于门户网站而言,深度报道的原创团队已经成为标配。
不仅门户网站,一些新媒体平台也是如此,比如“澎湃新闻”和“界面”,深度报道也是这两大平台着力甚深的领域。这也进一步说明,深度报道并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如果脱离纸质形式,深度报道也是可以单独存在的。
需要指出的是,新载体上的深度报道,核心特征仍跟传统深度报道一致,就如同手机功能进化,但核心功能仍是通信一样。新型的深度报道,核心特质仍展现在对新闻事件开掘的深度和力度上,但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题材更挑剔。新型深度报道,会更注重选择有传播力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方面,观察上述新平台的深度报道题材,会有更直观的感受;二是长度限制。从文本呈现上来说,在PC端和报纸上阅读体验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直接的一点是长度有限制,曾有门户网站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表示,“我们现在要求文章一般在2500字以内,太长就会影响阅读感”;三是多种方式呈现,表达更轻悦。移动端的报道,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还可以综合运用音频、视频、HTML5等技术手段,推出适合移动端阅读的多媒体产品;四是传统深度报道以事件为主,但新型深度报道以人为主,比如腾讯“棱镜”发出的篇目中,很多就聚焦于人,而搜狐的原创栏目,则干脆直接叫“新闻当事人”,这些都是根据移动互联网需求做出的调整。
威廉·C·盖恩斯在其著作《调查性报道》中就曾强调:“最重要的调查性报道往往是以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主题,而不是以人物为主题。但是,人物在报道中的作用会随着调查的深入逐渐凸显。尽管事件比人的意义更显著,但读者总是对报道中的人物印象深刻,并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角色来记忆整个事件,而不是首先记住事件或问题本身。因此,人物调查对于调查性报道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意义,无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印证。
当然,门户网站启动原创栏目的时间还不长,传统深度报道和新型深度报道的形态将如何演进,仍然值得继续观察。
(叶铁桥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官微运营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