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电信尝试“重构”人员加速转型)
■IT时报 汪建君 郝俊慧
向来是中国电信改革急先锋的广东电信,近日下发了一项新的政策,鼓励员工“有偿离职”。一向戴着镣铐跳舞的中国电信运营商,希望通过调整人员结构重构自己,并由此走上智能化的转型之路。
提前解除合同将获补偿
几经周折,《IT时报》记者找到了这份方案。在其总则的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提到,其目的为“有效支撑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和互联网化转型,加快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在随后的说明中,自愿“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目标对象为在邮电企业连续工作15年以上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员工,包括学历为在职本科或大专以下,岗位级别为8级以下,长期请病假以及待岗者。
这个目标群体往往对电信公司有着较强的依赖感。王义(化名)是安徽电信某地方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今年50岁,在电信公司工作了16年,主要是做装维等服务性工作。他告诉记者,虽然每月的收入并不高,但他依旧不会离开电信公司,“不是不愿,是不敢,我没有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技术,十几年都只在做这个事情,做不了别的。”王义如此说。
根据文件,合同到期前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获得的补偿为: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标准×邮电企业连续工作时间×调节系数,其中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标准按照地区分类设置,具体表现为一类地区5000元/年,二类地区4500元/年,三类地区4000元/年。
有网友爆料称,调节系数以工作年限不同而各有差异,具体如下表:
按照这个系数表计算,如果员工接受新方案选择有偿离职,则最低每年可获得4000—5000元,最高每年可获得9200—11500元。
目前,广东电信并未透露本次“有偿解除劳动合同”所涉及的员工规模以及预期的补偿金额总量。
沉重的成本矛盾的人员结构
事实上,这几年来,电信运营商早已不是众人眼里的“金饭碗”。
在各家互联网公司的夹击下,人员流失成为运营商人力资源部门最头疼的问题。在BAT,有两到三年工作经验的“码农”,年薪拿到30万元并非是件太难的事,而同样资历的大学毕业生,在电信运营商能够拿到的薪酬,可能打对折都不到。在《IT时报》此前的报道中,某地在移动工作四五年的硕士毕业生,竟然八成以上有离职意向。同时,国资委近年来多次要求电信运营商降薪,且要求必须严格控制人力成本,这更是大大降低了电信运营商在人才市场的吸引力。
作为国资委下属的重点央企,三大运营商背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利润的目标。2015年,国家对三大运营商提出了“提速降费”的要求,根据计划,2016年底前必须要完成移动流量单位带宽平均资费水平下降30%的目标。这意味着,在加大投资建设网络的前提下,电信运营商不能通过提高资费的方式增加收入。从三家电信运营商2015年的财报来看,与2014年相比,三大运营商的营业收入基本持平,而除去出售铁塔收益,净利润增长均不理想。
开源不成,只能节流。有媒体报道,北京移动平均劳动力成本约17万元/人,但如果统计营业厅的租金、电费等,员工成本会上升到70万元/人。根据广东电信的“有偿离职”方案,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有很大一部分会集中在营业厅、线路维护等岗位,随着电信行业技术的更迭以及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目前很多岗位都朝智能化方向转变或者外包给其他公司,这些领域容易造成人员冗余,因此也成为分流的方向。
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认为,有偿离职是电信运营商进行人员结构调整的尝试,“电信行业的重要岗位,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否则就会失去进取的力量。”
结构调整要加速
据了解,中国电信部分省公司50岁以上员工占比已经达到14%,员工老龄化趋势明显,而电信行业的科技属性使其跟其他行业有所不同。通信专家付亮认为,十年前的电信概念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技术更迭太快,很多员工根本跟不上节奏。项立刚也表示:“电信运营商需要有年轻的、文化程度更高的、对新事物更了解的新鲜血液注入。”
公开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电信的固网语音收入占比高达80%,而现在,传统语音业务收入占比已经下降至9.4%。面对移动互联网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颠覆性竞争,传统运营商为避免管道化、低值化,也开始在增值业务领域进行新的尝试,主要包括即时通信、音乐下载、游戏、阅读、视频、第三方支付、云计算等OTT业务领域。
付亮认为,“有偿离职”实则是一种减员增效,技术促使业务形式升级换代,也催生出了许多新的应用工具,老员工很难胜任工作,所以要减少这样的人员构成,既是降低成本也是为了提高效益。
这种现象在国际电信业同样存在:西班牙电信目前正在向数字化运营商迈进,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今年4月推出员工“带薪退休”政策,覆盖人数约为7000人,预计每年节省3700万欧元;全球排名第二的Verizon,其固网业务收缩明显,有数据显示,仅2015年就失去了140万语音用户,为此Verizon修改了员工合同和福利,并因此引起3万多名固网员工罢工;韩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KT早在2009年进行固网和移动业务重组时,一下解聘了大约6000名员工,2014年为了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KT又进行大规模分批裁员。无论是亚洲、欧洲还是美洲,电信运营商都处于转型发展中。
然而,人员结构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家电信运营商对自我的重塑,也必将伴随着痛苦和失落。全球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商AT&T,为了适应未来的智能化网络,要将企业转型为“云端的软件公司”,并愿意为此对旗下28万名员工支付培训成本,但依旧有员工表示,并不愿意改变自己。
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的这次尝试,遭到了外部对于企业“变相裁员”的质疑和指责,同时也因非强制性而使结果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但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即将到来的5G和超高速宽带,对网络技术和智慧应用的创新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换血”是必经之路,哪怕它荆棘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