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在安徽宿州某天桥下天桥时,因低头玩手机不慎踩空,摔了下来。该女子当场昏迷,脸部头部均受伤。知情人称,女孩已于14日凌晨去世。
一女子在安徽宿州跌落身亡
又是一起玩手机引发的悲剧,只是与扭伤、摔伤等相比,这次悲剧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
微博网友的跟帖
截至2016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32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3.16亿户,也就是说手机在中国几乎已经实现了人手一部。在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背后,衍生出来的问题和弊端也逐渐浮现出来,“低头族”就是其中的典型。
四五年前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的时候,在大街上还很少能看到眼睛只盯着手机屏幕不看路的人。反观现在的公交和地铁上,不看手机屏幕的人反倒成了少数,“低头族”就是对这类人群的称谓。之所以称为“族”自然是有一些共通点:走路玩手机、坐下/站定后立马掏出手机不停滑屏幕、多数戴耳机等等。
“低头族”们醉心徜徉在方寸屏幕的世界,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种种危害。不经意间,健康威胁、人身安全、社交危机等不良因子已经找上门来而他们往往浑然不知。
三年前发生的台北捷运随机杀人事件
三年前在台北,当时21岁的大学生郑捷在台北捷运列车上手拿折叠刀对车厢内乘客进行无差别攻击。当他开始用刀刺人的时候不少乘客还在“专注”玩着手机,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一部分乘客就是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被刺伤,结果事件造成4人遇难21人受伤。虽然郑捷在去年5月被执行死刑,但乘客逝去的生命已永远无法寻回。
事件发生后,一位女大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搭捷运“家人叮咛她到站后要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另外一位习惯以捷运为日常交通工具的公务人员表示平时上车后一般只顾玩手机,现在不会一味当低头族,而是会注意周围的动静。
即便不会遭遇杀身之祸,低头族面临的人身安全威胁也丝毫不少。走路撞灯柱,下台阶摔倒、崴脚踝这些场景我都曾亲眼目睹,我自己在四年前也曾经因为看手机从楼梯摔下,幸亏抓住扶手才避免了更严重的伤害,从那之后我走台阶再不看手机(虽然路上偶尔还是会看)。至于文章开始的那场悲剧,我真心希望“低头族”能引以为戒。
除了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长期使用手机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研究显示,当人们通过手机上网时,眼睛与屏幕的距离相比读报读书要离得更近。再加上高亮度高对比度广色域的屏幕显示效果,相比传统阅读习惯更容易导致头痛和眼疲劳等问题。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眼部结膜充血,出现眼球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疾病,更有可能导致颈椎增生、压迫血管神经等严重后果。
每天这样玩手机的人不在少数
大家在睡觉前玩玩手机,时间一晃就过去,殊不知人体最佳的睡眠时间也随之流逝。睡前玩手机引发的睡眠问题长此以往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巨大的,而这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如果说多年前人们晚上睡觉的标志是关掉电视机,现在人们晚上睡觉的标志变成了关掉手机,甚至还有很多人手机是24小时开着的。大家有多少人睡觉不关手机的?可以在评论区报个名(我自己先报个名)。
相比人身安全和健康,下面要提到的这个危害影响要大得多也深远得多,这就是“低头族”促成的人际关系冷漠症。
这几年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导致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交流的骤减。手机屏幕里的“缤纷世界”与手机外的沉默不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想必大家都有过聚餐的经历,数年前的聚餐人们还能借着酒兴高谈阔论,如今的聚餐能high起来的寥寥无几,大家都顾着玩手机,饭桌上哪还有什么交流可言呢?
家庭聚餐手机取代人成为主角
从春节红包大战诞生之日起,抢红包就成了春节期间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但如果在年夜饭桌上拿着手机紧盯屏幕抢红包,不知家中的长者会作何感想。在外打工族越来越多的当下,一年一次的团聚本该是家人交流情感的最佳纽带,结果却被抢红包硬生生将纽带剪断,即使抢到再多的红包,变淡的亲情又如何用金钱弥补。
微信红包冲淡了团圆的年味儿
“低头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往大了说它反映出人们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手机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但如果不加节制就可能给生活带来麻烦,导致人际关系退化甚至是情感危机。
本身作为一位“低头族”,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触很深。上面提到的这些道理我都懂,但自己仍然很难控制自己玩手机的行为。或许“低头族”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或许会意识到,再美好的移动虚拟世界也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日新月异的科技拉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更需要靠真实世界“线下”的拉近。你对“低头族”和它衍生出来的问题有哪些想说的,欢迎在下面留言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