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试验是全球第一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5G试验,由工信部主导、IMT-2020(5G)推进组负责实施。整个5G国家测试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6-2018年,完成技术研发试验;
第二阶段:2018-2020年,完成产品研发试验。
正在进行中的是第一阶段的技术研发试验,这一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关键技术验证、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验证。
2016年9月5G网络关键技术验证完成,2017年初开始5G外场建设,正式启动技术方案验证,目前是全球最大的5G试验外场,也是最领先和开放的试验平台,旨在联合行业核心力量,推进全球统一的5G国际标准与产业发展。
业界主要的六家设备商(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诺基亚、三星)参与测试,在北京的怀柔和顺义搭建了约30个外场5G基站,每个设备厂家5个基站左右的外场环境。
中兴通讯将5G作为重点发展战略,将5G先锋作为口号,力争在5G时代实现超越。
2017年5月份,中兴通讯携5G高低频系列产品,全面参与5G国家试验第二阶段的技术方案验证。
3.5GHz NR预商用基站,射频带宽达200MHz,基站体积、重量、功耗等关键指标满足预商用建网要求。
26GHz高频基站,单用户峰值速率近16Gbps,支持MassiveMIMO、Beam Tracking、Beam Forming等5G关键技术,满足5G预商用部署的多样化场景和需求。
2017年6月份,中兴通讯率先完成了5G国家试验中的mMTC场景外场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提升接入终端数量能力近600%,实现了等效千万级连接密度,为万物互联的未来世界提供重要支撑。
针对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中兴通讯采用了专利帧结构设计和MUSA(Multi User Shared Access,多用户共享接入)技术,大幅提升终端接入数量,同时降低终端能耗,为5G低功耗大连接场景的技术推进作出示范。
2017年6月份,中兴通讯率先完成中国5G试验26GHz高频测试。
5G时代若想更高速,就得使用更大的带宽,而要取得更大的带宽,就得使用更高的频段。中兴通讯5G NR基站率先完成26GHz高频外场测试,并与行业多家仪表、芯片厂商完成了互通对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性能优异。此外,中兴通讯还额外申请在其上海研究所内进行了40GHz以上频段的高频正式测试,测试验证了中兴通讯在高频频段的关键技术能力迅速提升。
2017年6月份,中兴通讯顺利完成包括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频)、热点高容量(高频)、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两个混合场景等七大场景的测试,并在多项工作中取得突破成果。
在eMBB增强的移动宽带(低频)测试场景中,中兴通讯采用3.5GHz低频预商用基站,实现多用户28流,小区峰值超过19Gbps,再次刷新了业界记录,超过ITU定义的10Gbps。这项技术突破特别适合在城市中人口密集的区域应用,彰显5G在eMBB场景下的技术领先优势。
在eMBB增强的移动宽带(高频)测试场景中,中兴通讯首家采用26GHz高频基站,在单个测试终端支持不到1个GHz的带宽情况下,实现了4流13Gbps的超高用户体验速率,超过ITU定义的10Gbps,这标志着中兴通讯的高频移动通信在兼顾性能和商用性的发展之路上迈出了领先的一步。
在uRLLC低时延高可靠测试场景中,中兴通讯基于统一的测试平台,实现了0.416ms的低时延测试结果,优于ITU定义的1ms,这标志着中兴通讯在面向5G uRLLC已经具备了关键技术和样机的实现准备,为后续商用踏出了关键一步。
2017年9月份,中兴通讯率先完成无线网络实验样机高层测试,以及无线网基本架构和基本功能的验证,通过率100%,验证了CU-DU架构的基本功能、基于双连接的无缝移动性、基于站点变化以及业务量变化的动态资源调整等一系列业界领先功能。
在本次无线网络试验样机高层测试中,中兴通讯提供了基于ICTPaaS的云化CU,一键部署特色的CU-DU分层架构NR系统。中兴通讯的5G网络架构基于虚拟化容器技术、支持多数据中心分布式部署、实现核心网和接入网同时虚拟化共部署。本次测试的优异成绩展示了中兴通讯在5G技术研发上的竞争力,为后续5G商用奠定坚实基础。
5G标准现在尚未冻结,而此时正在进行的测试至关重要,通过测试,将对5G各项关键技术和方案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对5G性能和功能测试进行认真总结,最后进行规范化,将有竞争力的方案将提交给3GPP,真正形成国际标准。
中国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2017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论坛”上对正在进行中的各厂商表现进行了点评,他说,在5G技术方案验证阶段的测试过程中,华为、中兴和大唐的进展较快。
小伙伴们继续加油,未来的5G标准有你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