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渊普
前不久传出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将要进军本地劳务市场,范围涵盖照顾幼儿、杂物工、生日小丑等劳务服务。亚马逊进军“苦逼”的本地劳务市场,首先是看重的是全美高达40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规模;另外一个原因是随着传统电商业务放缓,亚马逊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支撑其在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
相比美国本地劳务市场已经涌现出不少O2O上市公司(如Angie’s List, Care.com),中国这边的同行大多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以58同城为代表的分类信息网站在覆盖本地劳务市场的广度方面有一定成绩,但在提升行业标准及优化工种效率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中美两国对劳动力价值的认知、社会诚信体制、以及劳动工艺标准化等方面存在不同,这是造成两国在本地劳务O2O市场上差异发展的原因。
Angie’s List在中国无学徒
中国互联网一直奉行Copy to China,美国各种模式的互联网企业都能在中国找到对标,如分类信息领域的Craigslist(58同城)、团购领域的Groupon(美团)、餐饮外卖领域的Grubhub(饿了么)等。
本地劳务点评O2O网站Angie’s List是个例外,其在中国引起零星关注是在2011年11月其上市之后,而当时Angie’s List已经成立了16年之久。Angie’s List和普通点评网站不同:1)点评类别方面,Angie’s List侧重家庭服务、户外健康等“失败成本高”(High Cost of Failure)的本地劳务服务;2)点评质量方面,Angie’s List仅对付费会员开放点评信息,并确保每条点评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使Angie’s List和一般点评网站区隔开来。
Angie’s List把本地劳务市场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对接起来,使双方快速高效找到彼此。Angie’s List的运行流程是付费用户查看点评,做出消费选择,再生成新的点评内容。中国这边一直没有产生Angie’s List的学徒,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中国互联网免费的理念深入人心,另外是中国劳务过于低廉,平台方很难靠单薄的利润存活下去。
中国本地劳务O2O市场缺少巨头
从中国本地劳务O2O市场现状来看,目前整体还处在铺广度的阶段,在纵向深入发展方面做得不够。典型的企业如58同城,其平台上提供的本地劳务服务种类很多,但局限也较多:一是服务提供方的信息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很多种类的服务缺少足够多的选择,三是所提供的服务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化严重不足。
在一些细分劳务市场,一些创业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如家政领域近年来涌现的O2O企业包括云家政、e家洁、阿姨邦等,它们通过把线下家政服务商信息化、规范服务标准、线上线下互动等方式提升了行业效率,平台方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另外,在汽车代驾、家庭维修、跑腿、搬家等领域,不少O2O企业也在快速成长。相比于58同城这样的平台,这类企业专注的领域更窄,深入的产业链环节也更深。
整体说来,中国本地劳务O2O市场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巨头缺失、行业不规范、标准化程度较低;市场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本地劳务O2O市场的发展瓶颈
中国本地劳务O2O市场要健康发展,必然是劳务提供方、消费者、O2O平台三方都能受益。但目前,三方都还存在较大问题,由此造成中国本地劳务O2O市场发展面临瓶颈。
从劳务提供方来看,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务难以标准化。中国本地劳务市场从业者大多知识层次较低,对信息化的接受程度较低,这和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知识层次低导致服务缺少附加值,对信息化接受程度低导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先进工具无用武之地。针对这种情况,很多该领域的创业者都把切入点放到了线下劳务服务的信息化上面。
从消费者端和O2O平台端来看,中国消费者不愿意为劳务支付高代价,东西损害后宁愿勉强度日或者自己维修也不愿付费请人。劳务服务者的价值被消费者忽视,他们的服务质量自然难以保证。而对于平台方来说,劳务服务者收益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再从他们手里分一杯羹。美国本地劳务O2O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前提是劳务提供者的工资很高,平台方可以从劳务市场的高利润中获得收益。
一个好的现象是,随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贵,本地劳务O2O市场有望得到更好发展;在经历了基本信息化阶段后,下一步中国劳务O2O市场将往更深的服务规范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