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贴出一名女同学从入校到毕业的两张对比图,惊人变化让网友发出“上清华变白富美”的感慨,不少网友认为如此招生宣传很有吸引力,但也有人非议说,变化中少了自然和质朴。(6月17日《北京青年报》)屈旌
一位普通清华女校友自晒“黑历史”励志,竟也能成热门话题,足见名校的影响力和关注度。然而,与许多网络事件一样,清华学子对母校的赞美难逃“歪楼”厄运,俗不可耐地朝着争议、挑刺的方向狂奔而去。难怪身为招生官方微博的“清小华”,也无奈吐槽:话题发酵远超本意,恶意揣测更是不必。
其实,类似的“恶意揣测”,在当下网络言论中相当普遍,大概具备这么几个特点:一、物质化。单说此事,从照片上来看,姑娘是变白了,变美了,但富是怎么看出来的?一些网友总是高喊“炫富滚粗”,却在评价他人时,永远不忘物质考量。二、标签化。大龄未婚就是眼界高性格差,考上名校的女生肯定是“恐龙”,学霸多半情商不高,××地方就是容易出事,类似的群体或地域攻击,都是以偏概全的狭隘认知。三、缺乏善意。其实,大多数人都能感觉到,清华女孩晒照片用意良好,回望自己,鼓励他人,激励上进。然而,总有人喜欢吹毛求疵,将之解读为“出卖色相”,“整容广告”,如此缺乏善意,哪看得到世间美好风景?
人生本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何况是经历大学这样的重要时期。一所好的大学,除了让学子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外,对其内在修养的提升、外在形象的改变都大有裨益。苏轼诗中写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这个含义吧。无论是曾经的青涩,还是后来的自信,只要能从容面对自我,又有什么不质朴、不自然的呢?
扭曲“上清华变白富美”的内涵毫无意义,更别让这场质朴的“自黑”励志歪了方向。正如“清小华”的网络词语新解所说的那样:胸襟坦荡为“白”,心怀天下为“富”,照亮他人为“美”。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网络世界,惟有心地光明,才能看到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