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浪潮给招聘行业带来了海量的信息,网络用户正面临匹配效率低下,匹配不精准的问题,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求职和招聘的低效。新兴的行业细分招聘网站、社交媒体招聘和猎头招聘正在分食传统在线招聘市场。我们可以大胆预计未来传统网络招聘将会衰落,注重行业细分、抓住移动终端、开发社交招聘无疑是招聘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Linkedin入华加快中国社交招聘微创新
事实上,在Linkedin入华之前,中国本土市场上已经存在大量类似的职业社交网站,包括经纬网、天际网、大街网、人人网等等。不过,这种模式似乎并未被中国用户普遍接受,上述网站发展十分缓慢。举例来说,本就模仿FaceBook而建立的人人网曾被看好成为中国的FaceBook,但它在发展战略上的失误,加上错失了社交移动化的先机,最终黯然落幕。
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在中国有约400万用户,定位于高端市场。Linkedin的入华为中国的社交招聘注入了强心剂,也催动了中国社交招聘的新模式——“微招聘”的发展。
不懂中国人,Linkedin前路如何?
Linkedin在国外非常成功,但在中国未来如何难言说!因为它终究不懂中国人。Linkedin用户黏性和规模远远不及Facebook,但为什么它的创收能力却要强得多呢?在国外Facebook上面是同学、家人、朋友,Linkedin上是商务合作伙伴。两者是非常清楚的。因此,Linkedin的职业数据完胜Facebook的社交数据。从时效性、真实性、规范化等角度来看职业数据要比社交数据更具价值。
但是,在中国,社交就像一碗大杂烩,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关系盘根错节,相对复杂。正如,中国讲究想做生意,先做朋友,先吃饭喝酒谈交情,交情到了生意才能做好。所以朋友和生意是不分的。在这一点上,中国本土新兴的“微招聘”显然更懂中国人。
中美社交网络招聘大PK
中国已经进入“微时代”,“微生活”、“微话题”成为低头族的掌上世界,“微”影响已经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伴随着社交网络招聘Linkedin的成功入华,中国特色的社交网络招聘模式“微招聘”也高调着陆。
相比于Linkedin这种美国的舶来品而言,本土化的“微招聘”如何与之PK?笔者以业内率先开展此项业务的一览微招聘为例,为大家呈现这场PK大战中的勇者与智者!
一览微招聘依托于一览英才网,即以一家强大的专业互联网网络招聘服务公司为后盾,链接着企业和人才双方。只要招聘单位在一览英才网注册账号,并发布招聘信息,就可以通过一览的微招聘将这一招聘信息转发到微信中。相对于Linkedin而言,一方面,一览英才网自己的专业团队可以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将这一信息推送给相关人才;另一方面,这一信息更加容易被朋友圈内的熟人推荐给相关的人群中,非常精准地把握了中国人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熟人心理”。
除此之外,“微招聘”是基于微信这一当前最受社会热捧的社交媒体诞生的,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为“微招聘”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据统计目前微信活跃用户数量也已达到6亿,有求职需求的人数不少于1亿。这样庞大的用户基数是目前仅拥有400多万用户的Linkedin无法比拟的。
仍旧以一览微招聘为例,企业通过一览微招聘平台发布的招聘信息能够被相关人员看到的概率是通过Linkedin被相关人员看到概率的20倍以上。这也是突破当前网络招聘行业所面临的人才与企业匹配效率低下、匹配精准性不高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