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讯 《纽约时报》网络版周日刊登署名为杰西卡·班尼特(Jessica Bennett)的文章指出,表情符号已成为人们当前沟通聊天的潮流方式,有人甚至只用表情就能聊上个把小时。某种程度而言,表情符号已打赢了与文字的战争,但其也存在弊端,尤其是在多样性和统一性方面。
以下为文章梗概:
大约6个月前,各种笑脸表情开始到处浮现:朋友发来宝宝照片附加一颗红心,临睡说晚安又带着浓情一吻。我个人特别喜欢露着门牙、让人略感不适的鬼脸表情。在想说“真抱歉,我迟到了”或者“哎呀,都下午1点了,我才起来!”时候,发这个表情再合适不过了。
最终,我开始使用各种表情图片代替文字,有时甚至发送一连串的表情代替整个句子。直到有一天,我花了整整10分钟,创出了表达“我是一个作家,我不做数学问题”的完美表情串,而且期间我还拒接一通等待已久的采访电话。事实上,在这10分钟里,我可以打出十几倍长的文字。
显然,表情符号扰乱了我的生活,必须予以制止。
表情符号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但直到20世界90年代中期,表情符号才随着寻呼机的问世在移动端开花结果。那时候,作为寻呼机上的一个特色功能,这种表情符号广受青少年人群欢迎。 时间到2011年,苹果也采纳了这一功能,将其带入iOS 5平台中。
但这曾经繁荣于极客圈子和日本青少年群体的表情,如今摇身成为世界大众的新宠。根据全球语言监测机构(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统计,表情符号(Emoji)一词已加冕今年最流行词汇桂冠,还被牛津大英词典收录。(有意思的是,Emoji为的就是不用一个字而描述词语)同时,这也催生了各色新奇网站,包括通过用户常用表情进行精神分析的网站Emojanalysis、只能使用表情符号交流的社交网站Emoj.li,以及规范各平台表情标准的非盈利机构Unicode Consortium。
该机构表示,将为苹果、微软以及谷歌(微博)产品增加250个表情符号。而就在本周,我也认真考虑了一下,是否在我简历中用个表情符号。我还问了一个朋友,是否觉得表情符号到了“临爆点”。她说:“刚才一个男生还用表情符号邀请我出去呢,我们只用表情符号聊了有45分钟。”
研究机构Emojitracker数据显示,Twitter用户每秒平均发出250条至350条表情符号推文,其中笑脸和红心最多,不过也有一些复杂串符内容。对于那些不知道说什么,或者不想因为沉默而显得有失礼貌,亦或是完全不想出声的人来说,表情符号就显示出重要性了。“我喜欢表情符号,因为我不喜欢闲聊”,一位女士说道。
虽然面世不久,但表情符号已在文化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一位网友只用表情符号转译了碧昂斯的《Drunk in Love》,而表情符号版本的麦尔维尔著作《Moby Dick(白鲸)》——《Emoji Dick》近日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法律专家也在讨论,以表情符号发出的死亡威胁是否可以作为陈堂证供。
语言学家本·兹莫尔(Ben Zimmer)表示:“我不能保证表情符号是完整的语言,但它的确融入了可能性,在沟通中,任何可以使用的符号系统都可发展成‘方言’。”
同其他新事物一样,表情符号正经历成长烦恼。不同平台上,表情符号也有千差万别的意思。如果用户使用不当,会惹来麻烦。此外,现阶段表情符号还存在局限性问题:无法传递多样性。同时,这其中还存在主观性,因为不同人眼中的表情符号含义不尽相同。
Unicode Consortium正致力于为表情符号增加语法属性,该公司计划推出新表情符号,但这可能问题变得更严重:连输入键盘都不一样,如何让正确使用这些符号?(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