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晴然/搜狐IT驻硅谷记者
导语:关于Evernote的今天和明天 - 一款笔记app的乱世生存术。
据华尔街日报统计,目前,这世界上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初创公司总共只有61家;成立于2007年的印象笔记(Evernote)早在两年前就加入了这一行列。它是硅谷最有名的效率应用公司,是免费增值模式的典范,它的俄罗斯裔CEO一直秉承一本‘慢生意经’:不靠广告,不卖数据;2012年进入中国后,他们甚至对外宣称:“已经做好在中国十年不赚钱的准备”。
今天,Evernote软件的全球用户数已经突破一个亿(去年同期还是6000万),虽然尚不盈利,但是底气十足。过去一年,Evernote甚至开始在线上商店售卖‘实体物品’,85美金的袜子,499美金的扫描仪等等,把很多人的下巴都看脱了臼。。。从最开始那个“记录点点滴滴”的笔记app,到去年尝试‘软硬都卖’的lifestyle公司,再到今年标榜自己为“你的工作空间”,这只富有心机的大象,正在摸索中经历一场蜕变。
过去两日召开的EC4大会上,Evernote又宣布了两项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磅功能 ——‘推荐内容’(Context)和‘群聊’(Work Chat)。前者根据用户在Evernote上的工作,利用AI算法动态地显示相关内容,方便大家便捷引用;这些内容来自与Evernote达成合作的媒体和服务,包括《华尔街日报》、TechCrunch,Factiva等等。后者在用户不离开Evernote应用的时候,即可让大家通过IM或电邮的方式,与其他用户进行便捷分享、通信和协作。
又是即时群聊,又是AI算法,究竟Evernote在变一个怎样的戏法儿?
小编有幸在EC大会现场对话CEO Phil Libin,听他分享笔记小生的的乱世生存术。
图注:右为Evernote CEO Phil Libin。
问:你在主题演讲中几次强调:作为一家公司,你不希望Evernote基于‘恐惧’做出任何一个决定。为什么这么闹心这个‘决策过程’背后的心理学呢?
Phil:因为我们希望Evernote能够帮你实现自己最棒的工作成果,所以一直苦苦思索:究竟是什么在阻止大家最有效率、也最有质量地进行工作?而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有必要搞清楚它背后的心理学:人们因为什么,做出好的决定、坏的决定…后来我们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做出的坏决定,然后发现:那些基于恐惧做出短期决策,还是OK的,但如果你的长期决策也是基于恐惧做出的,那你就有麻烦了(笑)。
问:看来有时候,创业者还得适时来点哲学思考,呵呵。再说说赚钱盈利的事情,你们的商业模式还跟原来一样吗?会不会在中国搞点不一样的?
Phil:还跟原先一模一样,全世界都一样,只有‘直接收入’,换句话说,只有Evernote用户直接付给我们钱的时候,比如把免费账户升级成付费的,或者开通企业账户,再或者在我们线上商城买东西,这个时候我们才赚钱。我们永远不会拿用户来赚钱,我们的用户不是产品,我们的产品才是产品。
问:你们在中国的收入情况目前如何?
Phil:作为一家公司,我们还没有盈利。我们观察到的是,不论哪个国家,随着Evernote进入这个地区的时间变长,该地区的每用户收入会越来越高,我们对这种健康的趋势非常自信 - 用户使用Evernote时间越长,付费意愿就越高。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用户增长率超过美国;虽然每用户收入暂时少于美国或者瑞士,但这跟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晚有关系。
问:从“记录点点滴滴”到“你的工作空间”,是不是Evernote正在往更加‘商务’的角色转移?
Phil:‘商务’不太准确,我们其实是希望把Evernote的核心,落到人们的工作场景中。每年我们都收到的非常一致的反馈;对于70%的用户,Evernote的主要用途就是工作,这倒不一定跟商务有什么关系。对于音乐家来说,它可能是指音乐,对于画家来说,它可能是指绘画相关的东西,总之,就是每个人最看重的‘工作’。以前我们总说用Evernote记录每件事,从今以后,我们希望专注在‘工作’上。
问:相比一年前,今天的Evernote有何不同?
Phil:今天的Evernote确实是家很不一样的公司了。从规模来看,我们刚刚迎来第400号员工,Evernote已经不再是家小公司,当然,我们仍然在努力维持一种初创公司的氛围,这确实是个挑战。怎么说呢?这个规模挺尴尬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笑)。
Evernote的产品也很不一样了。一年前,我们说自己是lifestyle公司,现在,我们希望回归‘工作’,那才是对用户最重要的东西。Evernote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笔记app,变成了一个全面的工作空间;以前我们只想着服务于单个用户,今天,我们打造的是一个便于协作的高效环境 - 在这里,你可以跟任何人合作去完成任何工作。今天宣布的Context和Work Chat都在体现Evernote的这种转型。
问:老生常谈,IPO到底有多远?2年?3年?
Phil:还得2年多一点吧。我们暂时还不够格成为一家很棒的上市公司。IPO前,Evernote的团队格局需要有所调整,一些重要岗位的空缺要补上,比如CFO,我希望一个好的CFO在公司待够至少1年后,我们再去运作上市的事情。此外,对于关键数据的预测,我们也要做得更加精确才行。
问:怎么看待最近硅谷激烈讨论的‘科技泡沫’?会不会对Evernote造成影响?
Phil:首先我觉得‘泡沫’这种比喻不太恰当,因为它假定只有两种状态:泡沫还在,泡沫破了。我觉得目前的科技圈仍然正在创造很多价值,只是大家需要更有意识地着眼于长期收益。
我很赞同一些硅谷人的观点,现在不少初创公司的烧钱率高得吓人。没错,过去几年,创业者找钱很容易,但肯定不会一直这么容易下去;所有有个实打实的商业模式至关重要。我们从一开始就很明确,Evernote要做的是一个能够赚钱,能够维持下去的事情,而不是公益;从上线第一天,Evernote就有了今天的商业模式,免费版和付费版都是同天上线的。
我相信,对于‘没这根弦’的初创公司来说,接下来的融资环境应该会变得更困难一些;你知道的,就是告诉投资人:我们先把这东西做起来,然后再琢磨怎么赚钱。
问:你提到Evernote Market(线上商城)给了公司一些设计方面的实践,你们的产品一直很洋气。我想知道,Evernote会跟可穿戴设备扯上什么样的关系呢?能不能举些例子?
Phil:我们会为所有主流的可穿戴设备打造相应的产品;Evernote的足迹覆盖Google Glass,Pebble手表,苹果手表等等。尤其现在苹果手表也出来了,可穿戴设备距离主流又前进了一大步。以往,我们打造安卓手表上的Evernote,其实只是服务于像我一样喜欢尝鲜的极客人士,这是个很小众的群体。现在,我们全力以赴为苹果手表设计新的Evernote,知道它的目标受众可能是全球一亿的消费者。
至于可穿戴设备上的Evernote会以什么形态呈现?我认为主要是优化多个设备之间的协作。比如,我可能会从手表上看到一条会议邀请的通知,这时候我拿出手机,上面的Evernote已经知晓我刚刚看过手表,然后会在app中自动显示会议提纲。再比如,一个电话进来了,我希望在Evernote中查找跟这个联系人相关的信息。这时候,如果Evernote能检测出我正戴着耳机,并已接通电话,它就会在我的手机屏幕上自动显示跟该联系人相关的Context,诸如此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