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评:微信谣言快 真相要更快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21日 16:27 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10月21日讯 微信是交流沟通分享信息的好东西,可是生活中,大道消息、小道消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消息在微信里满天飞,让微信变成了“只能稍微信一点”。新鲜出炉的今年哈尔滨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相信不少市民都亲身经历过其中若干个谣言。
目前,微信每天接到关于谣言的投诉达1—2万单,这些谣言不仅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还给很多个人以及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名誉以及财产损失。微信谣言之所以泛滥,一是造谣成本低,一是缺乏自净系统,一是转发不加思考,所以说,根治微信谣言,需要多方合力、几方联动才有效果。
10月17日,微信正式发布官方辟谣账号“谣言过滤器”,对于在微信朋友圈、公众账号内传播的网络谣言,将在第一时间进行专业的分析及辟谣。随着各界对微信谣言的关注,造谣传谣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摆上了台面。现在的重中之重是,如何让微信使用者在转发前做一个负责任的转发者。
大体来说,面对大多数微信谣言,普通人有甄别的义务,但没有甄别的能力。除去一些恶作剧性质特别明显和一些吸费电话、诈骗汇款等,相当比例的微信谣言是教人“趋吉避凶”的,比如病毒传播、歹徒逃窜、将要停水、拐卖孩子、车辆限行等,这些与生活和个人安全息息相关的谣言,正中大家软肋,于是在将信将疑中就转发了出去。
马克•吐温曾说过,“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马克•吐温说的是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现在,微信谣言快,监督机制要更快,应对机制要更快,真相要更快。谣言无法预防,但只要真相追得上谣言的身影,谣言就永远成不了气候。当然,类似于“取暖费下调”的谣言,其实代表某种民意呼声,谣言产生本身带有无奈的倒逼成分,对于这样的谣言,希望相关部门不要仅当谣言来看,而应深入分析,切实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