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他的作品能够有读者,就像同样有批评一样,都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如果一定要给他归纳出一个特点来,相对没有争议的定位应该是年轻、草根、网络这样的元素。
就如我们平常说话一样,谁能保证自己没有“打过诳语”?相比那些名人,周小平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学历不高、见识不深,但愿意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某些原因,他所发表的文章被很多人熟知,网友们用放大镜来审视他和他的文章,随之而来的批评之声自然会多一些。
冷静观察这种争论,实际某种程度也反映出我国互联网上习惯性的冲突:看待一篇文章或一件事情,不问说了什么,不问捍卫的是什么,只要自己反对的人在支持,就要反对;只要自己反对的人在反对,就要支持。只有圈子,没有是非,只有“左中右”的站队表态,没有国家利益意识。
再往大了说,近些年来,公共辩论“剑走偏锋”的现象并不鲜见:有时心平气和的讨论,动辄就变为唾沫横飞的辱骂;有时同一话题的分歧,转眼就成了互揭隐私的竞赛。久而久之,这不仅拉低了公共辩论的价值,甚至常常冲破法律道德的底线,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究其原因,往往是伸张正义的急迫、求胜心切的冲动,让预设立场左右了论据筛选,让站队逻辑取代了是非判断,让意气之争消解了话题本身。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得好,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辩论的本质,不在于辩倒对方,而在于对真理的不懈探求;辩论的目的,不是让对方哑口无言,而是为了弄明白问题。
一直以来,“爱国”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这是一个国家中不同立场、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人共同追求的价值,也是最大公约数。当然,每个人对“爱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忽略国家所有的问题,毫无保留地爱这个国家,不批评国家才是爱国;也有人认为,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要通过对公共事件的批评和建言来推动国家进步。
这些问题都可以讨论,但国家利益不是任人揉捏或随意阐释的面团,当国家利益受到实实在在的侵犯时,任何人都应该暂时放下各种纷争而一起去捍卫祖国。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里,对于很多网络作家来说,他们都是从感性的生活经验出发来撰写文章,“周小平们”可能也是这样的作家。不可否认,他们的文章还有诸多缺点和问题,但只要核心思想是为了这个国家好,“周小平们”就应该获得网友们的一些宽容和理解。
当然,网友们批评周小平,或许还有深刻的意义,这更值得人们思考。大家不妨看一看“罗伯特议事规则”,把这个问题理解清楚了,公共辩论才有可能更好地推动国家进步。
我国从经济强国走向文明大国,呼唤着精神的勃发、观念的更新、理性的构筑。从社会来讲,这不仅需要探求真理的勇气,更需要探求真理的氛围。从这个角度而言,只有搭建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讨论平台,才能真正做到“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中国经济网网友经纶)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张颐武:周小平的意义
围攻周小平不是网络大V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