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你一天会收到几个快递?你的快递包括吃穿用度哪些东西?
60岁的王淑华很愿意参与这样的讨论,虽然刚刚学会了网上购物,但是每天替女儿签收快递已经让她渐渐理解并且融进了网购的圈子。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让王淑华和老伴儿更忙活了,最多的时候一天会有8个快递上门。送快递的小伙子开玩笑问她:“阿姨,您家到底买了多少东西。”
每天清晨,小区门口都会停着五六辆电动三轮车分发快件,女儿说这些大多是“四通一达”,王淑华也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意思,“好像是快递公司的名字”。
而每天穿梭于小区的三轮车,也常让王淑华感慨,“时代变了”,她从开始对这个新鲜事物的陌生,到现在接完快递后,凑过来对女儿说,“这次买的东西不错,给店家一个好评吧”。
“大到电器家具,小到香皂纸巾,我女儿都从网上买,我现在超市去的少了,女儿说网上也有超市,免费送到家。”王淑华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这个几年前迅速兴起的快递行业以及和它密切相关的电商,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同时,也经历了自己的转型蜕变,而这种改变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巨大改变。
快递员的“重灾区”
2014年11月12日凌晨,阿里巴巴宣布“双十一”总战绩57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消息,今年“双十一”当天,邮政、快递企业揽收快递包裹8860万件。
预计“双十一”期间(11月11日至16日),全行业处理的邮件量将达到5.86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0%,日最高处理量将接近1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4%,是今年以来日常处理量(3309万件/天)的3倍。
在这组数字背后,让人联想到的是数以万计的人。这些普普通通的快递员、客服、IT、小网店主,他们正在改变商业模式,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成千上万的店家集聚在电商平台,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需要的几乎任何物品。从电商到消费者手中,快递业成了链接两者的桥梁。
人们不仅要求安全,更要求效率,次日达、隔日达已经不能满足。早上下单,下午就能拿到。这就是快递,它悄无声息地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能让世界变成平的,快递也能,或者说物流也能。
快递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快递员。据媒体报道,当前的快递行业直接就业的人员达到21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员可达240万。
然而,在电商一年一度狂欢节的背后,在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快递员大军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德邦快运一位负责招聘的主管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基层招聘工人确实很难,5年前招50人会来200人,现在全反过来了,我们想招200人,可能只有50人来”。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尽管“双十一”给基础岗位人员带来高薪,当下却是快递行业的辞职高峰。
今年第一次遭遇“双十一”的韵达快递公司快递员张磊对法治周末记者坦言,经过这次“双十一”后,实在不敢面对恐怖的物流“噩梦”了,“钱多也不愿干了”。
张磊和他的同行们把“双十一”过后的这段日子叫做‘重灾区’,“因为‘双十一’之后还有‘双十二’,然后就是圣诞节、元旦和春节,各种节日一个接一个,全都在促销狂欢,我们肯定要连轴转,整整3个月。”张磊说。
张磊所在的快递公司实行底薪和计件工资,保底月薪2000元,每派送一件快递是1.2元,达到一定基数还有额外奖励。
“虽然当快递员能挣到高工资,但也很辛苦,基本上早上7点就得开始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才能收工,一天下来,能送七八十个邮件,‘双十一’为了避免爆仓,必须加班加点。”张磊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除去辛苦,张磊对快递员这份工作颇有好感。“门槛低,我从老家过来,很轻松就找到了这份工作,起码可以过渡一下。”
张磊所代表的物流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互联网行业,对就业的驱动显而易见。
“这两年,电商业和物流业对就业的驱动是非常显著的。”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尚尔斌说,“最近一年,电商又催生出许多新业态,对人员的需求将更进一步的增加。”
快递业的黄金时代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14年‘双十一’期间,快件业务量突破5亿件,相比2013年同期的3.46亿件,又增长接近50%”。
“5亿件包裹,相当于37%的中国人或全世界8%的人每人1件包裹,这背后需要多少人在支撑?”潘建成说。
一组数据更能说明快递行业的发展,据2014年召开的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完成92亿件,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仅为24亿件。
同时,业务量同比增长60%,最高日处理量突破6500万件;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430亿元,同比增长36%。
2013年“双十一”前夜,马云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物流这两年有一个惊人的发展,前两年我见中国邮政总局马军生局长,我们当时判断中国快递要超过美国的数量而言,需要十七八年,我认为八到十年差不多了,而2013年整个包裹数已经跟美国差不多了。”
24年前,邮政机构开始办理国际快递业务(EMS);20年前,EMS开通了国内邮政速递业务,但当时国内快递这一概念还依附于邮政系统,不同于现代物流意义上的快递运输。
直到2006年,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出现了“现代物流业”的提法,并把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之后不久,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涉足国内快递业务,中国的快递业务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以顺丰快递和“四通一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开始急速发展。
其中,顺丰是直营模式,有航空运力的资源优势,并且以服务质量高、管理严格著称。而“四通一达”是加盟模式的快递企业,网点分布全面,有规模化效应,但是对淘宝业务有路径依赖。
自身缺陷与政策限制
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失序,由于缺乏发展扩张的资金,中国快递企业独创了特许加盟模式。总公司将分公司承包给加盟者,分公司又将站点承包给个体户,管理机制方面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每年的“双十一”之后,快递公司的消息都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其中爆仓、快递员月薪过万、招工难等字眼频现于报端。
和百姓生活最密切、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民营快递,却少有政策优势。也就是说,快递行业虽然自身有许多缺陷,同时还要面临政策的限制。
在2009年新邮政法出台以前,民营快递业长期被视为非法“黑速递”,经常遭遇邮政部门执法查扣快件等事件。
在取得合法身份之后,民营快递企业仍要面临工商和邮政的双重监管,除在工商部门办理许可,还要在邮政局申请《快递经营许可证》,未经国家许可,不得经营快递业务。
民营快递的合法问题解决了,但备受争议的邮政专营体制没有厘清邮政服务和市场竞争的界限,使得民营快递在开展业务时仍然有灰色禁区。
2009年10月1日,新邮政法实施,规定同城快递50克内,异地100克内的快递业务一律归EMS专营。50克至100克以下的快递主要是信件(包括汇票等商务信件),限时性商务信件的快递,利润较高,一般比限时性包裹快递利润多出一倍。
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接受太多快件,来不及分拣,大量滞留在始发站或中转站,中国众多快递公司也从股票交易市场继承了一个新词——“爆仓”。
“快递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北京市朝阳区某快递公司负责人刘强(化名)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5年前快递员派一个件能挣5元钱,现在已经减至1元钱。
“快递服务的资费没有涨,但是快递公司的成本在不断上涨,利润空间在不断压缩,令不少快递加盟网点面临不赚钱甚至赔本的尴尬。”刘强坦言。
而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暴力分拣、快件延误、快递员态度恶劣等问题,刘强感慨道,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公司原本就存在的问题被放大,如分布不合理、场地面积小、快递员短缺等。
“如果不从管理机制上进行转变,这些问题很难解决。”他认为,当前快递公司普遍采用的加盟制度,虽然解决了企业发展之初因资金不足导致的线路铺设能力有限等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高层人员过多、各网点关系松散等问题令公司转型困难重重。
无论如何,电商和快递业已经崛起。在可预见的未来,两者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将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