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京东要实现当当这样的真的盈利,还得通过平台化来实现。不过,平台业务并不是王道,可以看一下最近与京东整合到一起QQ电商,2012年毛利率为5%,比京东当时的8.5%还低了不少,它就是平台电商。
平台化发挥魔力的前提是,第三方分摊平台前期投入,并且平台有着议价权。亚马逊将物流能力共享给第三方并且向他们收取越来越高的费用;马云掌握着稀缺的电商流量入口进而向卖家兜售广告,资源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
总之,亚马逊和阿里都具有“平台”的议价权,腾讯没有,京东也没有。延长供应商账期的模式已到极限了。微信?目前微信和阿里还在移动端抢商家甚至会打费率战。也没有议价权。
因此,京东更可能做的是将自己的基础设施能力其实就是物流仓储共享给第三方,并且用自己卓越的物流配送服务去与第三方议价。
腾讯能帮到哪里?
对比新旧版F1文件会发现,在旧版中,QQ出现0次,腾讯和易迅各出现了1次,以竞争对手的身份。在新版文件中,QQ出现了17次,腾讯出现182次,易迅出现30次。
大致内容大家不看应该能猜到,众所周知的那几个故事,入口,移动。
耐人寻味的是,WeChat只出现了1次。京东希望传递给美国的是,我们不只是拥有微信的“入口”,而是与腾讯紧密相拥,微信在美国并没有那么中国这么大的号召力,但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腾讯,则有。
在风险部分,二维码支付面临的监管压力以及其风险并未提及。这是最近让小马哥头疼的事。如果真没有了二维码,就相当于微信的故事没有了男主角一样,有些残酷。微信导入电商目前并无特别漂亮的数据和可以说服人的案例,更多还是停留在探索的层面。京东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移动社交产品导入电商流量,威力究竟有多大还需要用数据来证明。
腾讯电商业务接下来是否会直接帮助京东的财报呢?
腾讯电商毛利率一直都比京东落后几个百分点,易迅则更低。如果是1 1=2,自然会拉低新的京东的毛利率;是否会发生所谓的1 1>2d的化学反应呢?长期会,短期不会。
根据艾瑞2013年Q1数据,包括易迅网、QQ网购在内的腾讯电商业务,占中国B2C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的6.8%,京东17.5%,天猫51.3%。两者加起来不及阿里一半。对第三方,不论是平台入驻商还是直接供应商,规模意味着议价能力。腾讯电商对京东扩大规模帮助有限,因此,在毛利率上腾讯短期内对京东的帮助十分有限。
是否会快速压缩运营费率呢?降低是必然的。
仓储双方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市场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腾讯的流量和社交能力,行政、技术短期内没戏,这个很快就会有答案:如果裁员开始,这部分支出肯定会降低。
不过,都还要假以时日。磨合需要时间,消化需要能力,京东任重道远,故事讲好了还要干得好才行,当然,眼下重点是让资本市场相信这个宏大的故事,将O2O、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这些桥段植入进去。
作者微博@互联网阿超,微信SuperS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