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发展
2月 27日南京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相关视频及打人者姓名及身份:袁亚平(女,江苏省科技馆处级干部)案发当晚用折叠伞隔着护士台敲打女护士陈星羽肩背部两下,并拽出护士站。董安庆(男,省检察院宣传处处长)与医务人员发生推搡。
会上,分局局长胡士宁说:“护士肢体恢复得比较好,不是外界传说的‘要瘫痪了’或者‘造成瘫痪’,没有那么严重。”
3月5日,南京市公安部门对殴打口腔医院护士陈星羽的当事人袁亚平实施刑事拘留,将依据伤情鉴定结果依法处理;另一涉案人员董安庆,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给予其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免去其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宣传处处长职务。
南京市卫生局公布专家会诊结果:认为陈星羽存在双下肢瘫痪 (双下肢肌力级),是由于外伤导致脊髓一过性损伤和急性应激反应共同作用所致。
3月10日,南京市鼓楼医院发布微博称,陈护士双下肢肌力部分已经恢复到级。
记者手记
【信任到哪儿去了】
我是带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去追问的。
虽然语气尽量和缓,但有人还是会一皱眉:“为什么连这样一点对我们的信任都没有呢?!”
人们总在问,信任都到哪儿去了?信任,不正是在一次次的发问、得不到解答的过程中一点点消磨了吗?
人们对事件不懂,发问;权威部门却不提供渠道释疑,引得群情激愤。
在整个追访的过程中,作为记者的我也很困难,因为没有渠道,也没有人能站出来回应公众的疑惑。
有分量、权威的回答者,给出信息后又会加一句,“请不要署名”,让人疑虑三分;打电话给医院、公安局等权威部门,却又都三缄其口,“请关注我们的微博”。
网络上的谣言漫天传播——把不是护士本人的照片四处张贴作为被打的佐证,声称与董安庆推搡的医生被停职,贴出所谓被删节的视频截图 (连日期和时间都不对),造谣这位被打护士已经自杀了……
谣言之所以形成,正在于披露的事实无法满足公众,才能披着“合情合理”的外衣处处招摇。有官方责怪网民传谣、信谣,但若权威部门能及时把信息公布,积极回应公众的质疑,即使有不清楚的信息也能坦诚相告,那么大多数人的疑虑也能得到平息。
南京护士一案能这样令人生疑,还在于,涉及医疗确实有太多的事实属于专业性范畴。
但,这不是不需要回应的理由。凡是公众不理解的,就更需要解释。
若只是把专业术语单向地抛给媒体,不加解释,媒体只能复制粘贴。而非权威人士的解读只会加深误解,引发谣言。权威部门的不回应,何尝不是对当事人的另一种伤害?
接下来,事件依然没有停息,人们依然会追问事情的发展、护士伤情的鉴定、对打人者的惩罚……
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对谣言最好的回击,也是让信任回归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