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打碎敲了两三年后,沈玎终于和朋友在2011年底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脱胎于工作室的公司有了一个更通俗的称呼——南辕广告公司,当年的收入十几万,而第二年的收入就跃升到了近百万,沈玎的预言成真了。
吸金效应初露头角
小团队年入百万非神话
而当沈玎忙活着为一众网络上崛起的小金主们拍摄各种广告与宣传片时,李洪绸新一部的网络剧《麻辣隔壁》也已经火热开播,还是一样的校园主题,还是一样的鬼马搞笑,但凭借着对网络文化的感同身受,李洪绸的新片依托于优酷等视频网站的渠道快速传播。而影片人气的提升也快速转化成了经济收入,《麻辣隔壁》的吸金能力有了质的飞越。虽然广告主体仍然是淘宝网店,但这些旗舰级玩家的出手已经阔绰许多。
“以前也许很多都是一些小品牌,现在一些小有名气的旗舰店都会来投广告了,有的甚至会单独请我们去拍宣传片,但这终究是网络剧的传播给我们带来的客户。”网上消费时代积累起的巨大财富给了店主们投放的底气,而网上销售竞争的无形压力也给了他们投放的动力,李洪绸表示,现在的广告已经有很多上升到单笔超过1万甚至2万的水平了,一家成都的眼科医院居然也特地请他们的团队拍摄广告。
就这样,市场的勃兴显得如此迅速,从2008年的月入过千,到去年的营收超过百万,李洪绸的团队也从6个人做到了15个人的规模。作为团队的“头”,他好歹是微微松了一口气:“哥几个总算是比温饱强了,算是没辜负大家。”
和记者算了算细账,广告收入依然占了李洪绸团队收入的一半以上,不过,去年以来,他们又收获了将近50万的“增量”收入,而这正来自于优酷网的分享计划。据李洪绸介绍,根据这项开始于2012年底的分成计划,优酷网将会把原创作品产生的广告收入与视频创作团队分享,这可说是进一步肯定了李洪绸这类具有半专业团队的“流量号召力”。
“今后肯定还会有增长,因为这个计划是从2012年底开始,我们的流量主要是依靠近期的一些片子带动,以前的老片子拉动较少,所以只要我们继续努力,这个数字肯定会继续放大。”在李洪绸看来,网络视频时代的红利才刚刚开始兑现,通过创作影片获得流量收入,也壮大自己的影响力,反过来吸收更多的广告资源,这条吸金链条的威力只是刚刚显现。
而更令李洪绸开心的是,他的导演功力也终于获得业内认可,北京一家公司已与他签下了6年3部电影的合约,每一部的投资都不低于1000万元,他终于完成了一个职业电影人的蜕变。
相比之下,沈玎的南辕广告在过去几年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广告和宣传片的拍摄上,其收入增长也显得更加明显,该公司去年一年的销售额扩充至200万左右,而其中大量重视网上销售渠道的品牌贡献巨大。
茫茫沙漠,皑皑冰川,男主角身着各种运动装备跋山涉水,搭帐篷,玩攀岩,牵骆驼,挥洒荷尔蒙,这部为网络品牌骆驼拍摄的短片已显现出了强烈的电影范儿。“我们真的去沙漠取景了,还动用到了各种视频处理技术来描绘雪山,制造日夜变化,大家都觉得很high!”虽然骨子里仍青睐剧情片,但沈玎并不会无视自己产品的专业化正不断提升,而CAMEL骆驼等大品牌的投入也为他们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
“我们的广告和企业宣传片收入各占了40%,还有20%来源于其它一些个性化的项目。”而令沈玎较为欣喜的是市场的自我教育机能启动了,“大家都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趋势,都开始会欣赏这些网络视频,并希望有所追求。这是好事情,大家都很开心,因为我们也希望能拍一些有技术含量的片子,这才真正说明市场的成熟。”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能够接受网络视频的概念,甚至能够和我们共同去进行构思。”据沈玎回忆,去年11月左右,中国平安车险找到公司要做一个内部的竞岗宣传片,“对方的主管对美剧很熟悉,和我们讨论之后,居然接受了我们的提议,要把整部片子拍成类似真人秀《学徒》的翻版,这当时令我们有些吃惊,但是更多的是高兴,这说明我们的市场正在向传统客户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