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调查:空气净化器市场火爆 备受关注
发表时间:2014年3月25日 11:41 来源:电器杂志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2013年,雾霾笼罩中国大江南北,给人们生活造成巨大威胁。随着消费者对PM2.5等空气污染因素关注度逐渐提高,空气净化器市场呈现爆发增长势头。为深入了解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的认识与期待,我们特别策划了此次关于空气净化器市场的问卷调查。

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不仅对厂商提出“普及净化知识”、“不做夸大式宣传”、“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等要求,也谈到“加强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净化效率”、“增加附加功能”、“降低滤芯价格”等具体产品需求。

此次关于空气净化器市场的调查,《电器》记者主要采用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在此次调查过程中,《电器》记者共发放《关于空气净化器 市场的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其中,男性受访者66人,女性受访者75人;20~30岁年龄段74人,31~40岁年龄段56 人,41~50岁年龄段10人,51岁以上年龄1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33人,拥有大专及大学本科学历的103人,拥有高中及中专学历的2人,初中及 以下学历的3人;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13人,年收入6万~10万元的54人,年收入10万~30万元的58人,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16人。

雾霾催热市场

佩戴各式各样口罩的人群已成为一些城市的一道“景观”。作为首都,北京更是被调侃为世界新“雾都”。2014年1~2月,北京的好天气屈指可 数,更多的是让人难以痛快呼吸的雾霾天气。《电器》记者调查发现,85.11%的受访者表示,近期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非常差或不太好,只有14.89%的 受访者认为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说得过去或很好。对于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影响,受访者看法相当一致。调查结果显示,83.69%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各大城市出现 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危害很大,14.89%的受访者表示稍微有点影响,仅有1.42%的受访者认为无所谓。值得一提的是,在受访人群中,无人认为雾霾天气对 人体不会产生影响。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为了减轻和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在家庭生活中,普通消费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也有自己的方法。在改善家庭空气质 量的方法中,“种植花草”、“勤开窗”、“购买空气净化设备”是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方式。面对日益严重的室外环境,靠“勤开窗”来解决室内空气问题似乎已经 成为历史。接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购买空气净化设备,也从侧面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这类产品。

市场认知:初步了解,需要引导

“近期,我正在研究空气净化器,想购入一台。”在此次调查中,一位朋友对《电器》记者如是说。随着雾霾天气频发,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消费者对空 气净化器越来越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空气净化器,10.6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熟悉,56.03%的受访者表示一般了解,31.21%的受访者表示只 是听说过,2.13%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知道。可见,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对空气净化器已经有初步了解。就空气净化器的需求程度而言,14.18%的受访者表 示急切,59.57%的受访者表示一般,17.03%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9.22%的受访者表示不太需要。

对于有效性,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可空气净化器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72.35%的受访者表示空气净化器对室内污染可以有效解决或有一定效果,24.82%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清楚,2.83%的受访者则认为不能解决。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是,《电器》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很多消费者需要空气净化器,也对该类产品表示认可,但仍在购买时表现出犹豫。调查结果显示,59.57%的受访者表示近期没有购买空气净化器的打算。

目前,对于空气净化器市场上各类过滤技术以及厂商炫目的宣传,消费者较为茫然。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空气净化器市场上的活性炭过滤技术、纳米水离 子技术、净离子净化技术和流光能净化技术等各类技术以及电集尘式空气净化、过滤式空气净化、负离子、臭氧、UV灯、活性炭和光触媒等净化方 式,20.57%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知道,65.25%的受访者听说过但不清楚具体技术区别,2.83%的受访者比较清楚,11.35%的受访者表示知道 其中部分。对于空气净化器市场,41.84%的受访者认为产品多样,不知如何选择;30.5%的受访者表示各类质量问题曝光,让人不敢相信产品质 量;11.35%的受访者表示产品还不错,近期有机会将尝试购买和使用;另外16.31%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

[1]  [2]  [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