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马云在美国也有一个硬伤。三年前的支付宝[微博]VIE事件,让马云失信于美国人,也淹没在国人的口水里。而2012年阿里巴巴向雅虎回购20%的股份,也被外界认为是极不君子的行为。尽管那笔买卖雅虎没有亏,但谁都知道,马云是为了削弱雅虎对阿里的话语权。“当年被易趣步步紧逼的阿里用40%股权换得雅虎10亿美元的解围。但这步棋在马云心里恐怕是个隐痛。”
美国投资者会否“记仇”,又或者在更高的利益驱动下握手言和?赴美之路,道阻且长。
此外,腾讯在港股总市值已过万亿港元,苏宁云商(7.43, 0.04, 0.54%)总市值也曾在去年10月突破千亿人民币。而此前呼声并不高的京东,随着与腾讯握手后的市场估值也已有157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局面,马云放弃香港,又撇下了支付宝这块宝藏,预计在美的估值不会超过1000亿美元。
一方面想获得较好估值的市场,一方面又不愿在制度上妥协,“鱼”与“熊掌”的抉择让天平两端始终难平衡。
马云的泛电商概念
再看阿里巴巴近年来的在产业上的动作。相较于腾讯在互联网领域的呼风唤雨,阿里似乎更着眼于贸易、交易以及实业的延伸。
“电商一直是阿里王国的大本营,过去阿里投资的项目大多数都围绕着这一领域展开。从他投资宝尊、商派、万网等公司就能看出它试图打造的泛电商概念。”一名专注电商的风投人士向理财周报(新浪微博@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分析道,“同时,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口碑网。作为“大淘宝”战略的一部分,口碑网注入淘宝,使淘宝成为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将为更多的电子商务用户提供服务。”
O2O这个名词诞生不过两年多,已成为投资的热点。基于阿里在平台上的丰富经验,投资丁丁网和美团网[微博],是其在这一领域的重要突破。
物流配送领域是阿里的第二个落脚点。此前阿里宣称计划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建设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项目建设时间长达10年,能24小时向网购用户发送货物。
在传统互联网方面,社交媒体一直是阿里的软肋,面对腾讯的独霸天下,马云将着眼点转向移动端。“入股新浪微博,收购陌陌是两颗绝佳的棋子。新浪微博已然成为了淘宝的天下,顺利的从移动端导出流量并实现了很好的转换率。同时,投资高德地图、意在将电商,团购,移动社交完美的结合。”上述风投人士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阿里投资的互联网企业股权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利于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一名京东负责金融业务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道,“未来京东的三大核心业务是仓储、物流和金融。”这恰与阿里的布局高度吻合。在与腾讯合作之后,京东上市亦是势在必行。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为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规模而能够与阿里抗衡,刘强东已经放弃了对权力的控制,不断用股权换资本。记者在采访中也听闻另一种说法是,马云赴美是为堵住京东的后路。
不过,马云亦表示,未来有可能将转战国有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享公司成长。这恐怕又说来话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