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手机软件“看病”不靠谱 网络求医成鸡肋
发表时间:2014年3月28日 11:30 来源:通信信息报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从国家监管角度上看,我国虽然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医疗行为。但对于网上诊断的主体资格及其诊断途径却难以明确界定。2012年,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发布了关于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医师可以申请多点执业,但是对远程诊治仍未放开。我国法律规定,医生只能在医院内行医,外出行医必须经过医院批准。医生通过移动医疗APP对病人进行诊断,是否涉嫌院外行医难以判定。

从消费维权角度上看,网络问诊最大的风险是患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一方面,病患到医院就医,医患双方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而患者在手机看病软件上搜出来的处方,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一旦出现了用药问题,患者将无法维权。另一方面,通过医疗APP诊断,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往往因为证据不全或者缺失,难以解决。目前,我国医疗监管机构尚未介入到移动医疗APP领域。消费者通过手机软件看病的次数增多,纠纷和风险也随之上升。

面对不断涌现的移动网络医疗产品和公众日益强烈的健康诉求,政府需要用好“堵”与“疏”结合。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强化监管,严查不法网络行医行为。同时,消费者要提高健康意识,减少对网上看病的依赖。其次,政府要规范网络诊疗咨询行为,搭建合法的健康医疗咨询平台,并通过资质认证等移动医疗走上专业权威的合法道路。最后,国家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对移动医疗进行规范。201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颁布《移动设备医疗类APP管理草案》,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对医疗类APP的监管,或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