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天音控股公告披露,公司拟将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祥源地产和星宇置业的51%股权转让给福丰置业和景顺科技,预计两项资产转让可为公司带来税前利润4.86亿元(其中部分资金后续存在延期支付情况),被指“卖子求生”。
此外,2013年12月26日,天音控股公告称,子公司天音通信有限公司与合作单位共同申报的“北斗手持警务终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属于2013年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中央补助资金专项项目。其中天音通信作为示范用户补助总额为2400万元。截至公告日,天音通信已收到第一笔补助资金1200万元。
出售股权和政府补贴,是否也是天音控股扭亏的原因呢?
理财周报记者致电天音控股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关系”。
天音控股2013年预约披露时间为2014年4月21日,我们拭目以待。
与竞争对手爱施德财务差距悬殊
最让天音控股遭受质疑的是,2013年竞争对手爱施德(002416.SZ)业绩不仅没有亏损,相反十分靓丽,爱施德于2010年5月28日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天音控股董事长黄绍文和爱施德实际控制人黄绍武是亲兄弟,此前天音控股曾被质疑向爱施德输送利益。同样分销手机,前五大客户趋同,但天音控股和爱施德的业绩和市场表现的确是冰火两重天。
市值方面,截至2014年3月28日,天音控股市值为75.5亿元,甚至不及爱施德(164.6亿)的1/2。
业绩方面,2013年前三季度,爱施德实现营业收入307.75亿元,早已远远超过天音控股(215.88万元);根据发布的业绩快报,爱施德2013年全年实现营收高达403.99亿元,天音控股恐怕难以企及;净利润上,爱施德2013年全年盈利7.61亿元,而天音控股才刚刚扭亏,仅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值得指出的是,此二者的较量一开始并非由爱施德占据上风。
早在2006年,爱施德在营业收入与天音控股仍有110亿左右的差距,至2012年甚至还相距130亿元,但2013年爱施德销售额突然出现爆发;净利润上,2007年,爱施德跟天音控股相比,还有1.2个亿的差距,但从2008年起,爱施德在盈利上已将天音控股远远甩开,尤其是2013年,两者盈利相距逾7亿。
总体来讲,天音控股的销售额比爱施德少1/3,利润甚至不及爱施德的1/25。
“天音控股比爱施德早很多年上市,曾经在手机批发连锁行业远远领先爱施德,还有新华社的背景支持,那么为何无论是实业经营还是资本市场表现均远逊于爱施德?”一名天音控股投资者表示不解。
更让人疑惑的是,业绩相对逊色的天音控股,其销售费用明显畸高。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2006-2012年,天音控股历年的销售费用逐年飙升,高达7亿-14亿元不等;即便在业绩萎缩的2013年,前三季度也支出了高达9.84亿元的销售费用。
相比之下,爱施德则维持着较为正常的销售费用水平。2006-2012年,爱施德的销售费用仅在2亿-7亿元,即将是在业绩大幅攀升的2013年,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也控制在6.90亿元。
“天音的销售费用出奇地高,看上去很不正常。2013年前三季销售额比爱施德少了90亿,但销售费却用多了近3亿元,这些钱哪里去了?”前述投资者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