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络覆盖问题,大唐移动认为,TD-LTE网络仍需要继续推动建设,以实现覆盖的连续性。同时,可以通过丰富设备形态,采用小基站等实现宏微结合的精准覆盖来解决深度覆盖问题。”王震说,“影响用户体验的还会有其他一些因素,如处于通信小区的中心或者边缘,用户体验存在差异,在小区边缘,网络性能因信号传播的衰落特性以及小区间干扰问题,用户体验业务速率下降严重,不同终端的性能体验也会存在差异。”
针对小区边缘干扰的分析与解决方案,大唐移动主要采用了ICIC加频率选择性调度的方式抑制干扰,经过网络验证其效果可以满足网络应用的指标要求。后续,大唐移动会继续积极进行动态ICIC、CoMP等技术的研究和验证,以进一步降低和抑制小区间干扰,保证小区边缘用户的业务体验。
华为专家认为,LTE主要提供数据业务服务,用户需要“随时随地xMbps”的接入速率,“随时”即要求特定小区在其一天的网络忙时(CBD商圈的中午、居民区的晚上等),要有网络的“厚度”;“随地”即要求无小区边界,要有网络的“深度”,因此,关注TD-LTE网络的深度和厚度,是无线网络保障用户体验最关键的部分。
需要TD-SCDMA
承上启下
自2007年开始建设TD-SCDMA至今,TD-SCDMA基站数稳步增长,同时,用户数增长经过前几年的培养和预热,也已经进入到快速增长通道。仅2013一年,中国移动累计新增3G用户1.03695亿户。可见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因为4G的商用启动而被明显抑制。随着TD网络和终端的成熟,以及用户的不断增长,事实上TD-SCDMA网络正在成为中国移动承载数据的主力网络,并承载了大量的语音业务。
“借鉴TD-SCDMA网络的发展经验,TD-LTE网络的发展建设也必然经历一段市场培育发展的过程,才能实现网络和终端的成熟,真正实现4G用户的快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TD-SCDMA网络必然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应存在中国移动已经放弃TD-SCDMA的提法,而是在当前更需要尽快完善TD-SCDMA网络。”王震说。
同时他也承认目前从F频段向TD-LTE升级的建设确实对TD-SCMA网络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也促使了运营商和设备商一同在载波利用率方面进行探索。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帧分技术和载波压缩技术,这些技术已经证明对网络的软扩容效果明显,理论上至少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的网络容量,基本可以在中短期内满足TD网络的增长需求。
“基于TD-SCDMA/TD-LTE用户发展和业务迁移,合理建设TD-SCDMA网络更符合中国移动经营需要。在2013年年底中国移动完成6.2期TD-SCDMA网络建设后,迅速启动了7期TD-SCDMA网络建设,体现了中国移动对这张网络的重视。”华为专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当前TD-SCDMA网络普遍配置S222,而TDS在A频段支持S555,在F频段建设一个20M的TD-LTE载波后,还有15M频谱支持建设S999的站点。因此,当前TDS频率可以支持至少单扇区14载波的配置。TDS有足够的频率用于扩容。”
企业观点
TD-LTE未来速率
提升潜力更大
大唐移动移动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震认为,关于TD-LTE与FDD LTE的性能差异(FDD LTE峰值150Mbps,TD-LTE峰值100Mbps),不能单纯从理论峰值角度衡量,因为达到峰值时使用的频率带宽不同,所以这种比较并不公平。FDD LTE使用上下行各20MHz共40MHz频率,达到下行理论峰值150Mbps速率;而TD-LTE使用上下行共20MHz频率,达到下行理论峰值100Mbps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