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表示,目前还没有听说行业内有哪家企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延缓或者中止赴美上市的进程。
事实上,除了确定上市的新浪微博、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之外,还有聚美优品、安居客、途牛、神州租车、盛大文学、迅雷、触控科技等一系列企业在排队。王亮表示,这其中一些公司其实对赴美上市“图谋”已久,只是各种因素导致无法如愿,所以他们仍会坚持在美国上市。
另外,众所周知,互联网公司在国内上市没有什么空间,在香港上市则空间不大,所以赴美上市仍然是他们主要的路子,这部分公司仍然会继续向美国资本市场进军。
扎堆上市后遗症
这轮暴跌之后,诸如酷6、艺龙等业绩持续下滑的中概股公司日子或许将更难过了。
“业绩好的公司可能只是进行股价调整,毕竟有漂亮的财报支撑,但是业绩较差的公司就很难存活,这是资本市场的规律。”王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杨德龙认为,美股中业绩不佳的中概股公司很多,但是基于BAT这三家巨头生态链的公司或许能有较好的业绩支撑。
阿里巴巴是今年扎堆赴美上市中最受关注的公司。今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已经启动公司的上市事宜,首次公开募股地点确定为美国。
虽然说阿里上市颇受外界期待,但对于其他中概股公司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投资机构八六证券研究(86Research Ltd)分析师宁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阿里如果估值过高,超过1500亿美元以上,或许会上演当年facebook上市时抽血资本市场的局面。
而此轮中概股又扎堆上市,集体圈钱,或让业绩较差的中概股陷入更大的困局。
目前,中概股正在掀起新一波赴美上市浪潮,但是近一两年的中概股退市潮的现象没过去多久。
受中概股诚信危机、做空机构狙击、估值偏低以及中美会计监管制度差异等诸多困扰,2012年全年中概股退市30多家,而IPO的仅有两家。与此同时,这种大环境也造成了一大批中国企业上市计划的搁浅。迅雷、拉手、神州租车、易传媒、盛大文学等都未能成功实现IPO,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遭冷遇。
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若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概股的信任危机这两年并没有多少改善,他手中还在受理一些案件,信息披露不实、财务造假等情况仍然突出。
“扎堆上市让许多公司都在材料上面动了一些手脚,很多公司在上市之前一段时间都是盈利,但解锁期就脱手,公司业绩开始出现下滑。”陈若剑认为,目前大部分赴美上市的公司都多少有一些问题,而问题迟早会暴露。
“出现问题许多都是前几年跟着扎堆赴美上市的公司。”陈若剑对记者说。“扎堆上市会让问题扎堆暴露,出问题的概率比较大。”
陈若剑表示,长远看如果中概股问题继续扎堆出现,中概股信用危机将会持续恶化。
据了解,2011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退市数量超过20多家,2012年是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赴美IPO数量最少的一年。由于财务丑闻缠身以及浑水、香橼等做空机构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多轮做空,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急剧萎缩。2013年上半年,这一态势开始有所回暖,后来浑水的再度来袭又给市场带来不小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浑水等做空机构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对中概股下手了。(编辑 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