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要跟来自传统行业的公司解释“移动互联网”与“众包”的实现方式并不容易,这个沟通的过程早期通常需要耗费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以及运作方式的成熟,这个沟通时间已经能够缩减至3天。目前与微差事达成合作的公司超过50家,主要以尼尔森和Ipsos等市场调研类公司、宝马和雀巢等传统行业公司以及营销类广告公司为主。
根据裴峤的说法,微差事的运营成本非常低。除了技术研发、运行维护与内容审核的人力成本,微差事的其余成本几乎为零。与用户分成差饷则成为了微差事的盈利方式。而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分成的方式和比例也会有所差异。不过目前看来,超过一半的差饷会被分给用户,微差事只保留25%至50%。
这种盈利模式在投资人看来“离钱非常近”。上线半年后,微差事就获得了来自中路资本数百万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今年2月,微差事更宣布获得未公开投资机构的500万美元B轮融资。
除了商业检查、市场调研等工作任务,裴峤最初还为微差事设定了另一个主要功能——互动营销。除了去商场或大卖场扫条码、花钱请用户逛婚博会等直接的营销活动,许多金融公司也尝试把信用卡开卡等业务放到微差事上来,把原本付给代理商和广告商的钱付给用户。不过,企业客户发布的差事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裴峤的团队给微差事内设了与淘宝类似的信用评级机制,根据用户完成差事的情况对用户进行分级,好的任务会优先分配给级别较高的用户去做。这一方面保证了任务的完成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用户的忠诚度。“别看每一单的价格不高,要是一个月专门给高德地图拍门牌也能赚个三四千元,在三四线城市、五六线的县城获得这么多收入是非常可观的。”裴峤说,“这至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工作类型。”
这个“工作”还能变得更加有趣——付费让用户看广告。现在人们通常利用乘坐地铁的时间玩游戏,而裴峤和卜俊想让人们把这段时间腾出来看一段广告、回答几个简单的互动问题,赚一张地铁票的钱。微差事最新的一个“大差事”是与一家全球餐饮业巨头的合作项目,现在已经开始了。